妻子总说周末去闺蜜家写网文,四万字后终于被我识破骗局; 我假装出差实则蹲守小区,却亲眼看见她们牵手亲吻; 暴雨夜我忍痛敲门对峙,妻子泪如雨下坦言真相: “闺蜜才是和我相爱七年的人,你只是幌子……”
1 谎言编织的网
周末的午后,阳光被厚重的窗帘滤过,在客厅地板上投下昏沉的光斑。键盘噼里啪啦的声响从书房里传出来,断断续续,像永无止境的雨。林薇又在“赶稿”了。
我端着冲好的蜂蜜水,在书房门外站了一会儿,最终还是没有敲下去。她说过,写文的时候需要绝对安静,尤其这次,要和闺蜜苏晴合力冲刺一个四万字的短篇项目,更是怠慢不得。
杯口的热气袅袅升起,模糊了我的视线。
这已经是第几个周末了?林薇总是匆匆吃完早饭,甚至等不及我洗完碗,就拎起那个装着笔记本电脑的帆布包,语气兴奋又夹杂着恰到好处的歉意:“老公,苏晴那边催得急,我先过去啦!晚饭不用等我。”
苏晴,苏晴。这个名字几乎成了我们夫妻生活的背景音。
她们是大学校友,毕业后在同一座城市打拼,好得能穿一条裤子。我一度为此感到庆幸,妻子有个知根知底的闺蜜,总好过那些需要我陪着应酬的虚假社交。最初,她们只是偶尔小聚,喝个下午茶,看场电影。不知从何时起,变成了雷打不动的“周末写作会”。
手机嗡震了一下,是林薇发来的消息,一张照片——摊开的笔记本,旁边一杯咖啡,背景是苏晴家那扇辨识度极高的落地窗。配文:「和晴晴灵感爆发中!可能晚点回哦,爱你!」
我盯着那个刻意俏皮的句号和“爱你”两个字,手指悬在屏幕上方,却不知道该回什么。最终只回了个:“好,别太累。”
心里的某个角落,却像被什么东西悄悄蛀空了。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不安,细密地缠绕上来。是从她身上偶尔沾染的、不属于家里任何一种香氛的气息开始?是从她提到苏晴时,眼睛里那种过分明亮的光彩开始?还是从那次我无意间看到她手机屏幕亮起,那个“晴”字头的备注跳出来,她却下意识将手机屏幕扣过去开始的?
我说不清。但那不安像藤蔓,悄无声息地爬满了胸腔。
直到上周末。她说要用我的电脑查个资料,文档忘了从家里电脑云端同步。我帮她打开网页后,鬼使神差地,点开了角落那个自动登录的网文平台作者后台。
根本没有她所说的那个四万字短篇项目。
最近的更新记录,停留在三个月前。她个人的作者论坛里,甚至还有几天前发的帖子:「最近卡文卡到天荒地老,毫无灵感,枯了。」
冰冷的屏幕光映在我脸上,血液轰的一声冲上头顶,又在瞬间褪得干干净净。四万字的项目?和苏晴一起?冲刺?
全是谎话。
那一刻,世界寂静无声,只剩下我粗重的呼吸和屏幕上那行刺眼的“毫无灵感”。
我没有立刻发作。愤怒过后,是一种更深的、近乎麻木的寒意。我想知道,这用四万字编织的骗局背后,到底藏着什么。我需要亲眼看见。
机会很快来了。这周中,我假装随意提起,周末要临时去临市出差一天。林薇脸上掠过一丝极细微的、如释重负的表情,随即被关切覆盖:“这么突然?那路上小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