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骆思恭躬身告退。我看着他的背影,心里松了一口气。第一步总算迈出去了——重用熊廷弼,整顿贪腐,敲打东林党。接下来,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要做。

我想起原主天启帝的后宫——史书上说,天启帝的后宫妃嫔不多,且大多没有背景,这导致他在朝堂上缺乏外戚的支持,只能依赖魏忠贤这样的阉党。而我要做的,就是借着“选秀”的名义,选拔一批有背景、有能力的女子入宫,既能拉拢勋贵、武将世家,又能为后宫注入新的活力,同时还能掩人耳目,让大臣们以为我只是“回归”了帝王的常态。

“来人。”我对着外面喊道。

“奴才在。”之前那个太监连忙应声进来。

“传朕旨意,”我说道,“命礼部即刻拟定选秀章程,于三个月后举行选秀,凡年满十三至十六岁的勋贵、武将、忠臣之后,皆可报名参选。另外,告诉礼部,此次选秀,重在品行、才学,而非容貌,若有弄虚作假者,严惩不贷!”

太监愣了一下,随即躬身道:“奴才遵旨!”

看着太监离开的背影,我走到窗边,推开窗户。外面是乾清宫的庭院,阳光正好,几株海棠开得正艳,微风拂过,花瓣飘落,带着一丝暖意。

天启元年,一切都还来得及。东林党、贪官污吏、后金、东南大地主……这些曾经压垮大明的重担,从今天起,由朕来一一扛起来,再一一粉碎。

朕要让大明的旗帜,不仅插在辽东的土地上,还要插在欧洲的海岸,插在美洲的大陆,插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朕要建立的,不是那个风雨飘摇的明末,而是一个真正的日不落大明!

第二章 选秀背后的布局,熊廷弼的归来

选秀的旨意传下去后,朝野上下一片哗然。

自天启帝登基以来,沉迷木匠活,对后宫之事向来漠不关心,如今突然要选秀,还特意强调“勋贵、武将、忠臣之后”,让不少人摸不透陛下的心思。东林党人更是暗自警惕——他们很清楚,勋贵和武将世家大多与东林党不和,陛下此举,怕是要拉拢这些势力,来制衡东林党。

叶向高等东林党大臣几次想进宫劝谏,都被我以“养伤”为由挡了回去。我就是要让他们着急,让他们知道,朕已经不是那个任由他们摆布的“木匠皇帝”了。

这三个月里,骆思恭的锦衣卫查抄了户部、兵部的账目,果然查出了不少问题——光是户部侍郎张问达,就克扣了辽东军饷五十万两白银,藏在他京城的私宅和江南的田庄里;兵部尚书崔景荣虽然没有直接克扣,但对下属的贪腐行为视而不见,也难辞其咎。

我当机立断,下令将张问达打入诏狱,抄没其家产,充作辽东军饷;崔景荣被革职留任,命他戴罪立功,协助熊廷弼筹措军饷。这一举动,震惊了朝野,也让那些暗中贪腐的官员人人自危,朝堂风气为之一清。

与此同时,熊廷弼接到圣旨后,日夜兼程,从湖北老家赶到了京城。

这天,我在文华殿召见了他。熊廷弼身材高大,面容刚毅,眼神锐利,身上带着一股久经沙场的铁血气质。他走到殿中,“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声音洪亮地说道:“臣熊廷弼,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