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次发现,那些被我藏在文字迷宫深处的呓语,也能被人听见。
我和许棠舟唯一的交集,就是每周一次的图书馆轮值。
在那个充斥着旧书和灰尘味道的安静空间里,时间都仿佛慢了下来。
那天,我们一前一后地整理着书架,一本掉落的雷蒙德卡佛短篇集打开了我们的话匣子。
“你也喜欢他?”她眼中闪着惊喜的光。
那是我和她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交流。
我们从卡佛聊到博尔赫斯,从大教堂聊到小径分岔的花园。
我惊诧地发现,我们在文学上的品味竟如此惊人地一致。
就像一个在孤岛上挣扎求生的幸存者,终于遇见了另一个人类。
夕阳的余晖透过高大的玻璃窗,给她的侧脸勾勒出一圈温柔的金边。
看着她,我的心底泛起一阵陌生的涟漪。
我没有注意到,在书架深处的阴影里,宋清辉的目光正死死地盯着我们。
当他看到许棠舟从书包里拿出一本笔记递给我时,那眼神里的嫉妒几乎要溢出来。
“余孟,你的成绩”许棠舟忽然开了口,语气里带着一丝小心翼翼的认真。
“你很有才华,不应该就这样下去的,你应该去一个更好的地方。”
我无所谓地耸耸肩。
“这里就很好,有很多书可以看。”
她似乎被我的回答噎了一下,但还是把那本笔记递了过来。
“这是我的数学笔记,整理得很详细,希望能帮到你。”
我看着那本封面写着“许棠舟”三个字的珍贵笔记,那上面承载着的是另一个世界的热忱和规则。
但我却拒绝了。
“那不是我的战场。”
我说出这句话时,清晰地看到了她眼里的光瞬间黯淡下去。
她受伤地收回了手。
而我,转身走进了更深的书架丛林里。
我只是无法对她说谎。
考试、分数、名牌大学,这些对别人而言重于泰山的东西,于我,不过是一片与我无关的喧嚣。
我的战场,从始至终,都只在那一张小小的稿纸上。
3
学校为了激励我们这些行将就木的高三生,煞有介事地举办了春芽杯作文大赛,奖品丰厚到让所有人都红了眼。
毫无疑问,宋清辉是被内定的夺冠热门。
梁文渊却把我叫去了办公室,塞给我一张报名表。
“余孟,去试试吧。这次的评委里有真正的作家,这是个机会,一个不用通过高考也能让你被看到的机会。”
我看着他近乎恳求的眼神,那里面没有丝毫对差生的鄙夷,只有纯粹的,发自内心的关怀。
那句被看到的机会,像一颗石子,在我死水般的心湖里激起了一圈涟漪。
“我考虑一下。”
那晚我失眠了。
我在黑暗里反复咀嚼着那句话。
一个被人看到的机会。
我那些躲在阴暗角落里、从未示人的文字,第一次有了公之于众的可能。
第二天,我把填好的报名表交给了梁文渊。
他脸上露出了久违的,欣慰的笑容。
“好好写,别有压力。”
截稿的前一夜,我写了一个关于告别的故事。
故事里,一个孤僻的男孩,默默地爱慕着一个像白天鹅一样美好的女孩。
而另一个八面玲珑的学生领袖,则用最华丽的辞藻和虚伪的关心,包裹着他对女孩赤裸裸的占有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