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那天晚上,我失眠了。一闭眼,就是那抹幽绿的光和指尖冰冷的刺痛。凌晨三点,我猛地从床上坐起,打开电脑,开始疯狂搜索。

民国时期的女肖像画、著名的翡翠收藏、蜻蜓造型的首饰、失踪或毁损的名画……所有我能想到的关键词组合,返回的结果都寥寥无几,或者毫无关联。

天快亮时,我几乎要放弃了。忽然,一个极其冷门的本地历史论坛里,一篇寥寥数语的帖子吸引了我的注意。发帖人询问关于战前本地一位著名华商迎娶的第四房姨太的下落,提及那位姨太最喜欢蜻蜓造型的饰品,并在婚后不久就神秘失踪,据传可能与一桩家族丑闻有关。帖子下面只有几条回复,大多说是谣传。只有一条回复随口提了一句:“听说那个四姨太很喜欢请画师给自己画像,可惜那些画好像都没留下来。”

华商?姨太?蜻蜓饰品?画像?

我的心跳再次加速。虽然信息零碎得可怜,但这是唯一能和我眼前这幅画勉强扯上关系的线索!

接下来的几天,我一边小心翼翼地继续进行基础清洁工作(刻意完全避开翡翠区域),一边利用所有空闲时间泡在图书馆和地方志档案馆里。我像着了魔一样,翻找所有关于那个时期本地富豪、尤其是姓陈的商人的资料。

进展缓慢得令人绝望。战乱和时代更迭让很多记录散佚不清。

直到一周后,我在一堆发黄的旧报纸微缩胶片里,看到了一则短短的启事。是1947年的一份本地小报,刊登了一则房屋招租信息,地址恰好是我工作室所在的这栋老建筑!而联系人署名,是陈公馆的管家。

陈公馆!

我顺着这个线索往下查,终于在一本泛黄的本地富商传记的附录里,找到了关于这位陈姓商人的只言片语。书中记载他确实有多房妻妾,产业庞大,但在解放前几年迅速败落,家族成员四散飘零,很多下落不明。关于家眷,只有正室和两个儿子有简单记载,对其他侧室几乎一字未提。

合上书,我靠在档案馆冰冷的墙壁上,脑子里一片混乱。

陈先生……陈公馆……这幅画里的女子,会不会就是那个喜欢蜻蜓饰品、神秘失踪的四姨太?那位委托人姓陈,他是陈家的后人?他不想让这幅画的秘密被发现,尤其是那枚翡翠下面可能隐藏的东西?

这个猜测让我血液沸腾。我几乎是跑着回到工作室的。

画中的女子似乎也在等待着我的回归。灯光下,她的容颜在我眼中多了几分哀愁和急切。

我必须知道翡翠下面是什么!不能用化学清洗剂,不能用仪器,那我该怎么办?

傍晚,林枫来了。他是我的学长,现在在大学里教艺术史,偶尔会来我的工作室逛逛。他是个温润如玉的男人,总是带着让人安心的书卷气。

“小凝,你脸色不太好。”他关切地看着我,递给我一杯热咖啡,“最近接了大活儿?”

我看着林枫温暖的眼睛,又看了看那幅被布小心遮盖起来的画,强烈的倾诉欲几乎要冲破喉咙。但想到那个黑衣男人冰冷的警告,以及这画作的诡异之处,我强行把话咽了回去。不能把他卷进来。

“嗯,一个私人委托,有点难搞。”我含糊其辞,接过咖啡,温度透过纸杯温暖了我冰凉的手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