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因为紧张,而是因为兴奋。
一百万年薪,是我在华盛工资的两倍半。
更重要的是,这里的工作环境和发展前景,确实比华盛要好。
"陈总,有个小细节需要和您确认。"李雅拿出一份保密协议,"按照惯例,您需要签署这个。"
我仔细看了看协议内容,主要是约束我不能向外泄露星耀的商业机密。
这很正常,每个公司都有类似的协议。
签完所有文件,王建国亲自和我握手。
"陈总,欢迎加入星耀大家庭。明天您就可以正式上班了。"
"谢谢王董的信任。"
走出星耀大楼,我感觉整个人都轻松了。
从被裁员的绝望,到拿到百万年薪的惊喜,这一切发生得太快,快得像做梦一样。
我拿出手机,想给老婆打电话分享这个好消息。
但又犹豫了。
如果告诉她我被华盛裁员了,然后立刻被星耀高薪挖走,她会怎么想?
会不会怀疑我早就和星耀有联系,故意背叛华盛?
最终,我还是没有打这个电话。
有些事情,暂时还是不说的好。
回到家,老婆正在厨房做晚饭。
"老公,你回来了?今天工作怎么样?"
"挺好的,有个新项目要启动,可能会比较忙。"我尽量让声音听起来正常。
"那你要注意身体,别太累了。"
晚饭时,儿子突然说:"爸爸,我同学的爸爸换工作了,工资涨了一倍,还买了新车。"
我心里一动:"你想说什么?"
"没什么,就是觉得他们家好有钱。"儿子羡慕地说。
老婆瞪了他一眼:"别人家的事情,你管那么多干什么?你爸爸工作稳定,比什么都强。"
稳定?
我苦笑一声。
如果她知道我昨天刚被裁员,今天就跳槽到竞争对手那里,还会说稳定吗?
吃完晚饭,我躲在书房里,开始研究星耀科技的业务资料。
既然拿了百万年薪,就要对得起这个价钱。
我要用自己的能力,帮助星耀在技术上实现突破,而不是靠任何不光彩的手段。
但是,当我深入了解星耀的技术现状后,心里涌起了一股无名火。
星耀的核心算法,竟然和华盛的技术路线高度相似。
这绝不是巧合。
我立刻拿起手机,拨通了王建国的电话。
"王董,我们需要谈谈。"
【第3章】
"陈总,这么晚打电话,有什么急事吗?"王建国的声音听起来有些疲惫。
"王董,我在研究星耀的技术资料时,发现了一些问题。"我压低声音,"您能出来见个面吗?"
半小时后,我们在一家24小时营业的咖啡厅见面。
"陈总,什么问题让您如此着急?"
我拿出笔记本电脑,打开了两份技术文档。
"这是星耀的核心算法架构,这是华盛的技术路线图。您看看有什么发现?"
王建国仔细对比了几分钟,脸色逐渐变得难看。
"相似度确实很高..."
"不是相似,是几乎一模一样。"我的语气变得严厉,"王董,您是不是没有告诉我全部真相?"
王建国沉默了很久,才缓缓开口:"陈总,我承认,我们确实从华盛获得了一些技术资料。"
"是李建华提供的?"
"不只是他。"王建国的声音变得更小,"我们在华盛还有其他内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