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我小心地将银簪贴身藏好。碎银子则紧紧攥在手心。

推开房门。厅堂内已空无一人。黎鸿文大人想是去了衙门。柳氏多半也在午休了。

我轻手轻脚,从黎府的后门溜了出去。熟练地穿过几条僻静的巷子。来到一处略显寒酸的小院门前。那里是知潼的家。她是我的闺中密友。

知潼的父亲是个老秀才,他郁郁不得志,在衙门里做些抄写杂役,家里自然十分清贫。知潼是家里的长女,常年操持着家务,照料着年幼的弟妹,她的境遇与我大相径庭,可我们同样不受重视,所以格外投契。

“书禾?你怎么来了?”,知潼拉开门,看到是我,她眼睛亮了亮。忙将我拉进屋内,屋里传来她弟妹的嬉闹声,还有她母亲疲惫的呵斥。

我径直将知潼拉进她的闺房,那房间又狭小又简陋,反手就将门掩上,我从怀里掏出簪子,

它们用油纸仔细包着,这是柳氏偶然发善心赏我的,我一直都舍不得吃。

“知潼,帮我个忙”我将簪子塞进她手里,我的声音急促,却异常坚定。

知潼盯着手里的精致簪子。喉头微微动了动。她疑惑地问道:“何事?你说,只要我能,绝不推辞。这簪子太贵重了……”

“我想请你表姨父帮忙。

我要主动请求流放宁古塔”我压低了嗓音,眼神炽热地看着她。

3

“什么?!”知潼惊得几乎跳起来。手中的簪子险些脱手落地。

她脱口而出:“你魔怔了不成?!书禾,那可是宁古塔!去了就别想回来的鬼地方!听说那儿的冬天能冻掉人的鼻子耳朵!只有十恶不赦的罪人才能流放那里!你……”

“我很清醒。”我用力握紧她的手。我的指尖冰凉,却充满力量。

“知潼,你只看到我家表面风光,可伴君行事,如同身处悬崖。我爹在朝堂上根基不稳。若真有大厦倾塌那一日。覆巢之下,哪有完卵?与其坐等未知的命运,不如主动为自己寻一条生路。”

“或许还能略作周旋。”我无法说出重生之事,只能半真半假地暗示她。

“我听闻朝廷正为充实宁古塔焦头烂额。主动请缨的人。或许能在安置上稍得宽待。

知潼,帮帮我吧。

这是我眼下能想到的唯一法子了。”

知潼被我眼中近乎决绝的执拗打动,话里的沉重也让她心头一颤,她约略知道我在家中处境微妙。却未曾料到,我已绝望至此。

“可是……黎大人和夫人怎么会应允?”

“故而绝不能让他们知晓!”我的眼神陡然锐利起来。

“等你表姨父将文书办得差不多了,他们就算想反对,也为时已晚。你只需对你表姨父说,我感念朝廷恩德,自愿前往边疆效力,而且我父亲素来忠君体国。定会支持我的决定,只是我不想张扬,想等事成之后,再给家里一个‘惊喜’。”

我将“惊喜”二字咬得极重。

知潼看看手中的簪子,又看看我苍白却坚定的脸,她想到自己在家里常年的劳碌,和那渺茫的前程,心底蓦地生出几分酸楚,还有一丝难以言喻的羡慕。

羡慕我,尚有选择的勇气,她终是咬了咬牙:“好!我帮你!”“我这就去寻表姨父!”“他恰好管这档子事。近来正为凑不足人数,挨上司申饬呢,你主动去,他定是求之不得!”我心头一松,用力回握知潼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