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第二天见到江墨时,他眼下乌青更重了,但精神不错:“昨天收到了不知谁送的热饺子,不然可能撑不完那些稿子。”

婉如微笑:“看来有天使在守护你的创作之路。”

深秋校园,银杏叶已落大半。婉如路过布告栏时,一则征文启事吸引了她:“全国大学生文学大赛,一等奖奖金一万元。”截止日期两周后,主题“城市记忆”。

她望向美术楼方向,一个决定在心中悄然生根。

当晚,婉如在图书馆熬夜写稿。她以江墨画中的老街为灵感,创作了篇关于城市变迁与记忆守护的小说。笔下流出不仅是文字,还有那些下午在画室里看到的光影与情感,以及内心深处对父亲的怀念。

提交稿件后,她没有告诉任何人。这只是个渺茫的机会,但她愿意尝试。

两周后的午后,婉如在图书馆接到获奖邮件通知——作品《墨色长巷》获得一等奖,邀请她参加颁奖典礼。

她第一时间想告诉江墨,但很快冷静下来。奖金正好可以解决江墨的困境,可如何让他接受帮助成了难题。

颁奖典礼那天,婉如穿上最好的衣服。坐在台下,她心不在焉地听着颁奖词,满脑子都在想如何说服江墨接受帮助。

“获得一等奖的是——A大中文系苏婉如同学的作品《墨色长巷》!”

掌声中,婉如走上舞台。接过奖杯和信封时,她的手微微发抖。

仪式结束后,她在会场外看到了意想不到的身影。

江墨站在银杏树下,手中拿着一小束野菊,表情局促:“秦羽告诉我的。恭喜你。”他目光落在远方,“写的是我的画,我的街。”

婉如顿时语塞,担心他误会自己窃取创意。

但江墨接着说:“那是我读过的最美的文字,仿佛...你走进了画中,也走进了...”他顿住了,没有说下去。

“走进了什么?”

江墨转头看她,眼中有什么在闪烁:“走进了那条我独自走了太久的雨巷。”

秋风拂过,金黄银杏叶如雨落下。两人站在纷飞的叶雨中,一时无言。

婉如鼓起勇气取出信封:“江墨,我知道你需要钱参加扶持计划。请收下这个,不是施舍,是对艺术的赞助。可以算借的,或者算我投资未来的大艺术家!”

江墨目光从信封移到婉如脸上,久久凝视。眼神复杂,有感动、挣扎和难以言喻的情感。

最后,他轻声问:“为什么帮我这么多?”

婉如垂下眼帘,声音轻柔却清晰:“因为我相信你的才华,也因为...”她抬起眼,直视他的目光,“因为那条雨巷,我也想陪你一起走下去。”

一片银杏叶落在两人之间,旋转着,最终安静躺在地上。

江墨伸出手,接过信封。指尖轻轻擦过婉如手心,温暖而坚定。

“谢谢,”他的声音几乎被风吹散,但目光如炬,“我会记住这一切。”

夕阳西下,两人影子被拉得很长,交织在铺满银杏叶的小径上,宛如一幅刚刚起笔的水墨长卷。

不远处,一个戴眼镜的男生悄悄按下快门。那张照片后来在校刊上发表,配文是:“才女婉如与新锐画家江墨:艺术与文学的相遇”。

4 秋雨涟漪

校刊出版那天,秋雨再次降临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