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我摇头。我忽然意识到,我不断想赢的不是一笔钱,而是一种配得上的资格。那个资格,不只是对投资人,也是对林未央。分开这段时间,我把她的微信置顶却很少发信息。我知道道歉并不能解决问题,解决问题才能配得上道歉。创业这回事,最容易让你陷进去的不是自信,而是幻觉。你以为自己是为了理想,其实是在逃避和解:和自己和解,和爱的人和解。

当天午后,海石给了我们一份term sheet。数额不多,但足够度过这段危险的冬天。签字之后,我把所有人叫到会议室。人不多,八个人,平均年龄二十八。我们把桌子围成一圈,我在白板上写“冬天存粮计划”:第一件事,砍掉长尾功能,把两周内数据没亮点的全部下线;第二件事,重做新商家上手流程,从八步降到三步;第三件事,换服务器,夜间报警要有人值守;第四件事,客服响应提到五分钟以内。有人问我:“老板,那增长呢?”我说:“增长是结果,不是目标。我们先把活着变成一种能力。”

我们开始了“冬天”。全公司改成早九晚九加周六。我的手机里设了二十多个定时器,提醒我在不同时间段盯不同的数据。我们在群里开了“凌晨零点战报”,每晚统计当日留存、复购、掉单原因。那段时间我几乎不回家,铺了张折叠床在会议室隔壁。凌晨三点的时候,阿左常常端着泡面走进来,他的眼袋像两只没画完的括号。我们的客服小罗在工位上睡着了,耳机还挂在头上,屏幕上停着一个投诉窗口——一个便利店老板说夜里同步失败了,清晨开门时对不上账。“把‘重同步’按钮做大一些,”我在需求单上写,“让慌的人看见第一眼就知道能做什么。”

三周以后,我们的留存从48%爬到了67%。小店老板群里有人自发替我们辩护,说“这家公司虽然小,但是人还挺实在”。我把这句话打印出来贴在墙上。那天我没有喝咖啡。晚上八点,我下楼拿快递,看到小区门口的槐树,树下没有她。我忽然知道,我该换一种追求方式了。不是堵她,不是发长文,不是突然跪地求婚那一类戏剧化的桥段。追一个人,最难的不是热情,而是自我修复。你得让她看见你变成了另一个人,又仍是她曾经爱的人。

我写了一个“追妻OKR”,贴在桌脚内侧上,只有我自己能看见:O:重建信任。KR1:所有周末不再加班超过四小时;KR2:每周至少有一次与她家人的实际帮助,不越界;KR3:不送贵重礼物,不用钱解决问题,只用时间和行动。这个OKR听起来好笑,但它救了我。它让我把要做的事情从“感动她”变成“成为靠谱”。

第一件事,我去看望了她的母亲。阿姨的书店在一条老式小巷里,常年做学生的教辅和杂志。阿姨看见我有些惊讶,抽了抽围裙上的粉笔灰。她不冷淡也不热情,像对一个来修门的师傅。我帮她把收银台后面那台旧电脑拆开清灰,又把她的书店接入了我们的系统。她担心地问:“会不会很贵?”我说我们给新商家首年免费,实际上那是我临时决定的优惠。我把一张打印好的“每日行动清单”放到她手里,上面写着:今天建议调整陈列的书有这三本,进货预警在这两类,晚高峰前半小时要把收银台旁边的零食摆上来。阿姨抬眼看我,眼里有一瞬间的柔软:“你瘦了。”我笑了笑,说:“阿姨,您要有空替我跟未央说一句,她书店系统有问题可以随时找我。”阿姨没有点头也没有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