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第二件事,我去听了未央组织的一个社区讲座。她现在做城市公益,带着志愿者给社区老人教智能手机使用。我坐在排尾,不敢靠近。她戴着白口罩,长发扎在脑后,讲起话来依旧清脆,耐心地教一个爷爷如何调字体大小。讲座结束时,我把我们做的“老年模式”的功能打印了说明书留在门口,上面写着:适合手不太灵活的人,字大,按钮大,一键呼叫客服。有志愿者拿起来看了看,说:“这不就是新闻里说的那个小公司么?”我想起她曾笑我,“你总想做世界的按钮,却忘了家里的灯还没修。”我在心里回了她一句:灯我修了,你要不要回来按开关?

我们继续打仗。对手发布了一个看起来很漂亮的新功能——“云端微店”,他们铺天盖地宣传,广告打在地铁灯箱上。我们内部开了会,我说先不要慌,用户说话最诚实,盯一周数据。果然,一周后商户新开微店的转化只起了一厘米,复购下降。我让产品经理去跑十家店问清楚为什么。答案很简单:功能太花,老板们不会用。我决定不跟他们拼花拳绣腿,我做了一件小事:把我们的“夜光账本”多加了一个“语音记账”,让老板对着手机说“进五箱可乐出三箱矿泉水”,系统就自动填好。我把这事写在公众号,配上视频,浏览量超出往常十倍。对手在那周的发布会上讲了半天云架构,网上的评论区里有人写:“我就想知道晚上记账能不能不打字。”我心里有一点点快意。这种快意不是报复谁,而是看见我们选的路是对的。

再后来,我们遇到了一个大风浪。一个前同事偷了我们的代码,投奔了对手。对手用那段代码上线了一个我们还在内测的功能。律师提醒我们这类案子很难短时间内讨回公道,程序员们炸成一团火。我想起离婚那天未央说的话:“你得学会把伤痛往前面放,不要放在别人的身上。”我开了一个凌晨两点的会,让所有人把骂人的词从嘴里拿掉,专心列“下一步”。我们把内测功能升级为2.0,砍掉一堆拖沓的接口,连夜改数据库。三天后,我们把2.0推了出去,性能比对手快了四十秒。我把对手抄袭的证据整理好了,递给律师。该走的路,一步不漏,慢也行。这一次,我没有像过去那样冲动发微博或者在朋友圈叹气。未央看到我发的一条动态,是三张白板和一杯泡开的龙井。她点了一个“赞”,又取消了。

就在这个紧要关头,海石通知我们要组织一次SaaS新锐路演。我知道,这是一次难得的舞台。路演前夜我没有改PPT,我在公司楼下跑了十圈。风把汗吹得冷,我心里忽然很平静。我觉得自己像一个终于学会计步的孩子——每一步迈出去都踏实。路演当天我的演讲比准备的简洁很多。我说:“我们做的是小店老板的方向盘。我们不会带他们飞,只会提醒他们何时该拐弯。”台下的灯像一片星河。我没有提未央,但我知道她会看直播。演讲结束时,贺南枝对我竖了竖大拇指,对手公司的CEO坐在第二排,脸色比平时白。我下台时,手机震了,是未央发来的五个字:别忘了吃饭。我盯着那行字,喉咙有点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