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什么都有了。”同伴回答,然后两人陷入长长的沉默,不知道接下来该干什么。
世界的齿轮,因为失去了摩擦力和阻力,正缓缓停下。人类躺在愿望编织的柔软温床上,正一点点地,杀死自己的未来。
第四章:精神的荒漠
如果物质的极大丰裕带来的是停滞,那么精神层面的“满足”带来的则是更深的毁灭。
人际关系率先变得怪异而虚假。
一个害羞的男孩,鼓足一生勇气,对着天空喃喃道:“我愿望我暗恋的女生也爱我,永远只爱我一个。”下一秒,那个女孩就出现在他面前,眼中燃烧着炽热到不自然的爱火,紧紧拥抱他,开始诉说海誓山盟。男孩最初的狂喜很快被一种隐约的不安取代——这爱意是真的吗?还是只是恶魔程序的强制输出?他永远无法知道了。
一个企业家许愿:“我愿望所有商业对手都对我心悦诚服,将客户和资源拱手相让。”他瞬间获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但再也感受不到竞争带来的刺激、谈判博弈的智慧较量,以及历经艰辛最终获胜的成就感。胜利的果实味同嚼蜡。
甚至家庭关系也变了味。争吵中的夫妻,不再需要艰难的沟通、反省与妥协,只需一方或第三方许愿“我愿望他们立刻和好如初,忘记所有不愉快”,矛盾就被强行抹平,但根源仍在,只是被一层虚假的和谐薄膜覆盖,变得更加脆弱和诡异。
没有挑战,没有挫折,人类的情感光谱急剧收窄。极致的快乐因为太容易获得而变得廉价和麻木。而悲伤、愤怒、失落这些“负面”情绪,则被迅速用愿望“修复”。一个刚失去亲人的人,眼泪还没擦干,就可能被亲友“好意”地许愿“让他别再难过”,于是悲痛被强行抽离,只剩下一种空洞的平静。
人们不再需要共情,因为任何痛苦都可以被一键消除。安慰、支持、陪伴失去了意义。社会支持系统彻底瓦解。
抑郁症和极度冷漠以另一种形式在全球蔓延。它不是表现为传统的悲伤,而是一种对万事万物都失去兴趣的、彻头彻尾的“无所谓”。表情空洞的人越来越多,他们穿着华丽的衣服,住在许愿来的宫殿里,吃着想象极限的美食,却整天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不知道活着是为了什么。
“你还有什么不满足的?”人们这样问那些显得忧郁的人。
“我不知道……就是觉得……没意思。”这是最普遍的回答。
没有梦想需要追求,因为梦想即刻就能实现。没有困难需要克服,因为困难不存在。人生变成了一条平坦到极致、笔直通向死亡的康庄大道,沿途风景雷同,乏味得让人发疯。
林默去看望他的父母。他们变得“年轻”而“健康”,家里堆满了许愿来的各种奢侈品。但家里的气氛却冷冰冰的。
“默默来了啊。”母亲微笑着说,眼神却掠过他,看向窗外,没有任何焦点。
父亲坐在昂贵的按摩椅上,一动不动,仿佛一尊精致的蜡像。
“爸,妈,你们……还好吗?”林默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