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停滞的齿轮
狂欢持续了一周。世界仿佛运行在一种醉醺醺的、美妙的梦境里。
但很快,刺耳的杂音开始出现。
首先崩溃的是生产体系。
为什么还要去田里劳作,忍受风吹日晒,等待作物缓慢生长?一句“我愿望我的粮仓永远堆满最优质的大米和蔬菜”就能解决一切。全球的农场主和农民,几乎在同一时间成了“失业”人群。起初是狂喜,但很快被无所事事的空虚取代。
工厂的流水线一夜之间寂静下来。需要新手机?新汽车?新衣服?“我愿望最新款的顶配手机出现在我桌上。”“我愿望车库里有一辆红色的跑车。”“我愿望我的衣柜里挂满巴黎时装周的最新款。”制造业的根基被连根拔起。工人们拿着许愿来的钞票(或者直接是许愿来的金条),却不知道能去哪里消费——因为一切都能许愿得到,谁还需要开店做生意?
服务业?餐厅、外卖、快递、网约车……全部消亡。想吃米其林三星大餐?许个愿,冒着热气的完美餐点就出现在眼前,比任何外卖都快,还不用洗碗。想环游世界?许愿瞬间到达马尔代夫的海滩,或者阿尔卑斯的雪峰,连机票和酒店都省了。
知识界遭遇了更彻底的毁灭。科学家们对着无比复杂的公式,刚皱起眉头,就有人喃喃自语:“我愿望立刻知道希格斯玻色子的最终答案。”瞬间,完整的理论和数据涌入脑海,但那种经过漫长思考、实验失败再重来、最终灵光一现的狂喜和深刻理解,消失无踪。探索的旅程被彻底剥夺,只剩下索然无味的答案。
艺术家们对着空白的画布或乐谱,再也找不到创作的冲动。为什么要苦苦构思、修改、煎熬?一句“我愿望我创作出世界上最伟大的油画/交响乐”就能产生一幅技术完美、但毫无灵魂的作品。艺术死了,变成了流水线上的完美复制品。
学校形同虚设。孩子们很快发现,他们不需要学习。“我愿望掌握流利的英语。”“我愿望彻底理解微积分。”知识像数据包一样被下载进大脑。没有寒窗苦读,没有老师的教诲和同学的竞争,甚至没有因不懂而产生的困惑。学习的过程,人类文明传承的重要方式,变得毫无意义。
整个世界仿佛被按下了快进键,然后又猛地按下了暂停键。
所有需要努力、时间、协作、挣扎才能获得的东西,现在都变得唾手可得。人类千百年来构建的文明大厦,其运转的核心动力——需求与奋斗——被彻底抽空。
街道上不再有行色匆匆的上班族,取而代之的是四处游荡、表情逐渐麻木的人群。他们穿着华服,戴着珠宝,却不知道要去哪里,要做什么。最初的亢奋过去后,一种巨大的、前所未有的倦怠感笼罩了全球。
林默走在寂静的街道上,脚下踩过不知谁许愿来的、无人清扫的玫瑰花瓣。他看到曾经忙碌的咖啡店老板,此刻坐在空荡荡的店里,眼神空洞地望着窗外——他已经许愿获得了无限的财富,但这家倾注了他半生心血的店,却再也等不来一个真正的顾客。
“看,我们现在什么都有了。”一个年轻人对同伴说,声音里没有喜悦,只有疲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