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波动很异常。”他低声说,更像是自言自语,“像是被强行抽取又部分返还,造成了局部湍流...”
他突然抬头:“郭小姐,你最近是否感到疲劳?记忆力减退?或者发现身上出现不寻常的印记?”
郭小美下意识用右手盖住左腕:“为什么这么问?”
陈时序放下工具,向前倾身,声音压低:“因为我认为你的手表不是自己变快的,而是你的个人时间场出现了紊乱。这种状况很少见,但并非无先例。如果不及早处理,可能会造成...严重后果。”
“比如?”郭小美挑衅地问。
“比如时间结构的彻底崩溃。”陈时序的表情异常严肃,“最坏的情况下,你可能会从时间线中完全消失,仿佛从未存在过。”
郭小美感到一阵寒意。这与他邮件中描述的一模一样。
“你能修复这种...时间紊乱吗?”她试探着问。
陈时序的眼中闪过一抹郭小美无法解读的情绪:“可以尝试。但这需要你完全配合,并且...”他停顿了一下,“需要支付相当昂贵的代价。”
“什么代价?”
“每个人的代价不同。”陈时序神秘地说,“需要先进行评估。如果你有兴趣,可以在周五晚上来我的住处详谈。凌晨三点是最佳评估时刻。”
郭小美感觉自己正站在悬崖边缘。明知危险,但这是深入了解陈时序的唯一方式。如果他能被录音或拍照留下证据...
“我会考虑的。”她谨慎地回答,取回手表,“需要多少费用?”
陈时序微微一笑:“对于时间修复而言,费用通常以时间本身支付。但对你而言,郭小姐,我可能会接受...另一种形式的支付。”
他的目光落在郭小美的心脏位置,让她感到一阵莫名的心悸。
离开钟表行时,郭小美注意到柜台角落里放着一本老旧相册。匆匆一瞥间,她看到一张褪色照片,上面是一个与陈时序极为相似的男子站在一群穿着民国时期服装的人中间。
照片标注的日期是:1923年4月。
郭小美回到公寓时,发现门下塞着一张纸条。上面没有署名,只有一行工整的手写字体:
“不要相信他。不要赴约。你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郭小美猛地打开门四处张望,走廊空无一人。
她关上门,背靠着门板深吸一口气,抬起颤抖的手腕。
钟表印记的第五个点已经完全亮起,现在正指向数字6的位置。
她的时间,确实不多了。
郭小美背靠着门板,心脏狂跳不止。那张匿名警告纸条在她手中微微颤抖,墨迹新鲜得仿佛刚刚写下。
是谁留下的?整栋楼里还有谁知道陈时序的秘密?或者说——这根本就是陈时序自己留下的,另一种形式的心理游戏?
她仔细检查纸条,纸质普通,字迹工整得近乎机械,看不出个人特征。最令人不安的是那句“你的时间已经不多了”,与陈时序之前的警告如出一辙。
郭小美走到窗前,小心地掀开窗帘一角。楼下街道空无一人,只有偶尔经过的车辆。对面建筑的窗户大多黑暗,少数亮着的也拉上了窗帘,看不出任何异常。
她放下窗帘,再次查看手腕。第五个点已经完全亮起,形成一条从12到6的半圆弧线,像是一只半睁的诡异眼睛。触摸时,皮肤没有任何凸起或变色,但那图案确实在发光,尤其是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