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为了弟弟以后能娶上媳妇,总得试试嘛。”我接话接得很快,语气真诚得我自己都快信了,还故意叹了口气,像是在替姑姑发愁,“而且,光吃一种是不是不够啊?我听人说‘十全大补’才管用,得多换几种,凑够数,效力才猛。羊的、牛的、猪的……好像越是山里跑的野生的,劲儿越大。”

我一边说,一边状若无意地拿起灶台上一支油腻的圆珠笔——笔杆上还沾着半块凝固的猪油,是早上姑姑煎鸡蛋时蹭上的。又扯过一张垫桌角的旧报纸,报纸边缘都卷了边,还沾着饭粒和酱油渍,是前天晚上吃饭时用来垫菜碗的。

我在报纸的空白处飞快地写下几种动物的名字,笔迹故意模仿着记忆中那个赤脚医生的潦草模样,歪歪扭扭,还时不时蘸一下桌上的水渍,让字迹看起来更“陈旧”。写完后,我在末尾郑重其事地画了个圈,像是在强调“重点”,又在旁边添了两个小字:“生吃”。

“姑姑,您试试这个单子?”我把那张散发着油污和食物馊味的“药方”递过去,手指故意微微发抖,显得有些“紧张”,眼神却清澈又愚诚,像个捧着宝贝的孩子,“好像是那个老郎中传下来的方子,我当时觉得有意思,就记在脑子里了。您记得让强强生吃,一定要生吃,效果才最好。要是他不肯,您就多劝劝他,都是为了他好。”

姑姑几乎是抢了过去,手指因为激动微微发抖,指甲缝里的黑泥蹭到了报纸上。她把报纸凑到眼前,眯着眼睛,一个字一个字地念:“羊……牛……猪……还有这个,野……野兔?”她念到“野兔”时,眼睛亮得更厉害了,像是看到了什么稀世珍宝。

“对,野兔!”我赶紧点头,语气里带着点“肯定”,“老郎中说,野兔在山里跑,阳气最足,补起来最管用。就是不太好弄,得托人找。”

姑姑反复看着那几个歪扭的字,像是看着通往儿子“雄风”的金钥匙。过了几秒,她脸上放射出一种奇异的光彩,第一次对我露出了近乎和颜悦色的表情:“哎!还是你这孩子心思细!读了书的就是不一样,还能记得这些有用的!不像我,想找个方子都找不着北。”

奶奶在一旁张了张嘴,浑浊的老眼里闪过一丝极快的不安和疑惑——她大概也觉得“生吃”有点离谱,毕竟上次强强吃了点生鸡蛋就吐了半天。但她看了看我,又看了看欣喜若狂的姑姑,最终什么也没说,只是讪讪地搓了搓手,往后退了半步,躲开了我的目光。

我知道,她是在权衡。一边是担心强强出事,一边是想让姑姑“满意”,更重要的是,她不想自己出面得罪姑姑——所以上辈子,她才会把我推到前面。这辈子,她大概以为我还是那个会听话的“乖孙女”,却没料到,我早已不是了。

“行了行了,妈你也别担心了,”姑姑把那张报纸小心翼翼地折起来,塞进衣兜里,像是怕被人抢了去,“有囡囡这个方子,强强肯定能补好!到时候让他壮得像头牛,看谁还敢说他没用!”

奶奶没说话,只是点了点头,又看了我一眼,眼神里的疑惑更深了些,但终究还是没问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