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看起来合理而悲伤,但直觉告诉我,事情绝非表面那么简单。
第二章:疗养院的初诊
海滨疗养院面朝大海,空气里弥漫着消毒水和咸腥海风混合的味道。林薇的房间宽敞明亮,窗外是无垠的蓝色海面。她坐在靠窗的轮椅上,穿着宽松的病号服,更显单薄。陈哲在一旁体贴地削苹果,动作熟练。
“薇薇,这位是李医生,来帮你做记忆康复的专家。”陈哲向我点头示意,语气温柔。
林薇抬起头,目光与我相接。那是一双失去了锚点的眼睛,迷茫,带着些许惊怯,仿佛随时会被风吹散。她勉强笑了笑:“李医生好。麻烦你了。”
“这是我的职责,林女士。”我拿出专业且令人安心的姿态,在她对面坐下,“我们今天先做一些简单的认知测试和记忆基线评估,好吗?”
陈哲体贴地起身:“你们聊,我出去打个电话。”他拍了拍林薇的肩膀,递给她一个鼓励的眼神。
评估过程中,林薇配合但心不在焉。她的短期记忆和认知功能基本正常,但关于过去五年,确如资料所言,一片荒芜。我问及任何与陈哲相关的事,她都会露出困惑又努力思索的表情,最终摇头。
“我不记得了……他们说我们是夫妻,他很爱我,对我很好。”她低声说,手指无意识地绞着衣角,“我应该记得的,对不对?那应该是很重要的时光……”
她的脆弱如此真实,让我有一瞬间的动摇——用虚构的记忆填充这份空白,是否真的对她更好?
评估结束时,陈哲刚好回来。我起身告辞,他送我到走廊。
“李医生,情况怎么样?”他压低声音,眉宇间是化不开的忧色。
“比预想的复杂,但可以尝试。”我谨慎地回答,“需要从最基础的场景碎片开始搭建,逐步叠加情感层次。这是一个精细活,不能急。”
“我明白,我明白。只要有一线希望,我都愿意尝试。”他握紧我的手,力度很大,“钱不是问题,请务必让她‘回来’。”
他的手心有些汗湿。我点头,抽出手。
离开疗养院,坐进车里,我却没有立刻发动。陈哲的担忧无可指摘,他的深情表演毫无破绽。但就在刚才评估时,我注意到林薇在听到陈哲脚步声靠近的瞬间,身体几不可察地僵硬了一下,那并非依赖或期待,更像是……下意识的紧张。
也许是我想多了。创伤后应激反应本就复杂。
我甩开疑虑,开始构思记忆架构。三年时光,需要无数细节支撑:初次邂逅的心动、日常相处的琐碎、彼此磨合的冲突、共同经历的悲喜……这些碎片必须编织得天衣无缝,才能骗过大脑的自检机制。
第三章:记忆的裂痕
第一次正式植入进行得出奇顺利。
我选择了阳光明媚的咖啡店作为初次邂逅的场景。根据陈哲提供的“素材”,他当时不小心碰洒了林薇的咖啡,由此展开恋情。我构建了咖啡的香气、背景的爵士乐、阳光透过玻璃的温度、那一刻心跳的加速感……林薇的大脑如同干涸的海绵,贪婪地吸收着这些温润的“过往”,她甚至在我引导下,嘴角微微上扬,仿佛真的触摸到了那份甜蜜。
然而,随着植入深入,怪异的事情开始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