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同事们似乎也深谙此道。

对面桌的老王,还有斜对面的小赵和孙姐,他们的一天是从一杯浓茶和半小时的“信息交流”开始的。交流的内容包罗万象:楼上业务科谁谁谁似乎和老公闹离婚了,昨天在停车场吵得厉害;副局长家的千金好像谈了个家里不太满意的对象;局长最近常去市里开会,是不是风声有什么变动;隔壁科室谁谁谁评优了,据说是因为某某远房亲戚是市里哪个部门的……

那些名字和八卦像苍蝇一样在格间里嗡嗡飞舞,伴随着茶叶咀嚼声和键盘偶尔懒散的敲击。张平通常沉默地对着自己的电脑屏幕,手指飞快地敲打键盘,处理着那些在他看来毫无技术含量的报表文档。他效率极高,别人磨蹭一天的工作,他往往一上午就能搞定。

他觉得周围的空气都是黏滞的,只有他还在清醒地挣扎。

但很快,他就发现自己这种挣扎有点可笑。

第一次季度评优,民主评议,他自信满满。论工作量,他最多;论工作难度,他处理的几个陈年旧账也算有点技术含量;论态度,他每天最早来最晚走。结果出来,他票数垫底。优秀是老王的。老王每天的主要工作是泡茶、看报纸、以及串联各个办公室传递最新“情报”。

李科长在会上笑眯眯地表扬老王:“老王同志嘛,是老资格,工作经验丰富,特别是群众基础好,善于团结同志,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啊!”

张平看着老王那张堆满谦逊笑容的圆脸,胃里那点不适又翻涌上来。

第二次,第三次……垫底成了他的常态。他甚至无意间看到过测评表,有人在他名字后面打了个叉,备注栏里写着:不太合群,缺乏沟通。

他像一头被扔进泥潭的牛,空有一身力气,每一次挣扎却只让自己陷得更深,溅起的泥点只引来周围无声的侧目和窃笑。他开始怀疑,是不是自己真的哪里出了问题?那点书生意气在一次次无声的敲打中,渐渐变得摇摇欲坠。

他试图改变,强迫自己在那些茶话会中插一两句言,结果往往是他说完,空气会安静一瞬,然后其他人打着哈哈迅速切换了话题。他那点基于事实和逻辑的发言,在这种场合显得格外突兀和刺耳。

他仿佛成了一个透明人,或者说,一个穿着衣服的猩猩,努力想融入人类的茶会,却总是碰倒茶杯,显得笨拙又可笑。

那天下午,天色阴沉得像一块吸饱了水的脏抹布,气压低得让人喘不过气。临近下班,科长李建国扭着肥胖的腰身走过来,把一沓资料拍在他桌上,脸上早已没了初识时的和煦,只剩下公事公办的敷衍:“小张,把这些档案送到四楼小库房去,旧楼那边马上要清出来,这些得赶紧归位。”

那摞资料又厚又沉,散发着灰尘和纸张老化特有的酸味。张平一声不吭地抱起,走向电梯。大楼里很安静,大部分科室的人似乎都提前溜号了,走廊里只回荡着他自己的脚步声。

四楼是存放陈旧档案的地方,平时少有人至。小库房在走廊最尽头,旁边紧挨着几个领导的小型备用会议室。灯光比档案室的还要昏暗,空气里的霉味更重。

他腾出一只手,费力地摸出钥匙,插进锁孔,转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