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昊迅速锁屏,但许彤还是看清了那句话。
她的心猛地一沉。
“李教授”是今年保研面试的主考官之一。而“我爸”……她突然想起,系主任白振国的女儿,就叫白薇薇。
她装作不经意地问:“小太阳?你朋友?”
“哦,我爸一个老同事的女儿,”张昊语气自然,“她爸在教务处,有时候帮帮忙。”
许彤没再追问。但她知道,自己听到了不该听的东西。
宴会结束,张昊喝得微醺,靠在她肩上打车回校。许彤扶着他,脑子里却反复回放那条微信。
**“考官名单搞定了。”**
她突然意识到,自己可能从未真正了解过这个男人。
回到宿舍,她翻出手机,打开云备份,找到自己最早的实验原始数据记录。对比张昊申报材料中的图表,误差几乎为零。这不是“优化”,这是**复制粘贴**。
她给张昊发了条消息:**“昊,你申报材料里的数据,是不是用了我的?”**
过了十分钟,对方回复:**“宝贝,别这么计较。我帮你加了第二作者,这对你保研也有好处。再说,咱们不是说好了,资源共享嘛?”**
许彤盯着屏幕,手指冰凉。
**“可你没告诉我。”**
**“说了你不就担心了?我都是为了我们未来。”**
“未来”两个字,像一根细针,扎进她心里。
她想起刚在一起时,张昊说:“彤彤,等你保研成功,我们就去上海买房,我爸妈其实不太赞成我找家境普通的女孩,但我坚持。只要你够优秀,他们就会接受。”
她曾为这句话感动得落泪。
可现在,她开始怀疑:他所谓的“坚持”,是否只是利用她的努力,来填补他自己不够完美的履历?
那一夜,许彤睁眼到天亮。
第二天,保研初审名单公布。
张昊的名字赫然在列,备注“国家奖学金获得者,优先推荐”。
而许彤的名字,不在其中。
她去找辅导员。
“许彤啊,你的成绩是够的,但科研经历这块……张昊同学的成果更突出,而且他有国家级奖项加持,学校当然优先考虑综合表现。”
“可那些数据是我做的……”
“但论文是你写的吗?署名是你第一作者吗?”
许彤哑口无言。
她这才明白,自己早已被悄然架空。
回到实验室,她打开电脑,想再看一眼自己的原始数据。
文件夹不见了。
回收站里也没有。
她颤抖着手翻找U盘,发现里面的备份也被删除了。
只有张昊电脑里,那份“优化版”数据,静静地躺在他的文件夹中,标题写着:**《基于基因表达谱的植物抗逆性研究》——张昊 主持项目**。
她终于意识到——这不是误会,而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掠夺。
而她,只是他通往“优秀毕业生”路上的一块垫脚石。
---
**第二章 操控话术**
保研初审落选的第三天,许彤在图书馆查文献时,手抖得连鼠标都拿不稳。
她试图联系导师,想争取一次解释的机会。可导师只淡淡地说:“许彤,学术是讲证据的。你有原始数据吗?有发表的论文吗?没有的话,我很难为你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