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那是知情同意吗?那是在绝望下的妥协!”刘主任喘着气,“我会向上级报告,在你的治疗得到彻底验证之前,必须暂停!”

“随你便。”李维站起身,整理了一下白大褂,“但每暂停一天,就有本来可以得救的人继续在深渊里挣扎。这责任,您担着。”

他转身走出办公室,留下刘主任气得浑身发抖。

3 那个不受感染的女人

冲突归冲突,病人还在源源不断地送来。一个棘手的病例被直接推到了李维面前。

病人叫赵倩,严重的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伴有严重的幻觉和自残行为。传统的药物治疗和心理疏导几乎无效。

“李医生,试试你的新方法吧。家属……已经走投无路了。”之前的管床医生语气复杂地说。

李维检查了赵倩的情况,女孩缩在角落,眼神涣散,浑身颤抖,不断重复着“火……好大的火……跑不掉了……”。一场公寓火灾夺走了她的一切。

“准备‘镇静-认知重塑模因’,编码‘安全-新生’序列。”李维熟练地下达指令,再次举起了他的注射枪。

冰冷的喷口对准赵倩的颈部。微不可闻的气流声响起,精心编码的“概念模因”应该随着纳米级载体注入她的血液循环,直抵大脑。

李维和助手等待着。通常,几分钟内,病人就会平静下来,开始接受新的认知指令。

但几分钟过去了,赵倩依旧在颤抖,眼神里的恐惧没有丝毫减退,反而因为这次陌生的干预增添了一丝迷茫。

“剂量不足?载体失效?”助手惊讶地问。

李维皱眉,再次校准设备。“加强剂量,二次注入。”

又一次尝试。结果依旧。

赵倩似乎对“模因病毒”完全免疫!她自身的心理防御壁垒,或者说是某种独特的神经结构,顽强地抵抗着外来概念的“感染”!

李维行医以来第一次遇到了彻底失败的案例。他看着那个依旧沉浸在无尽痛苦中的女孩,一直以来的自信面具第一次出现了一丝裂痕。

“为什么……无效?”他喃喃自语,眼神里不再是那种掌控一切的傲慢,而是真实的困惑,甚至是一丝不易察觉的……挫败。

4 裂缝下的阴影

赵倩的病例像一根刺,扎进了李维完美的自信外壳里。他开始失眠,反复研究赵倩的脑部扫描和生理数据,试图找出失败的原因。

同时,刘主任那边的压力越来越大。上级部门要求李维提交所有关于“模因治疗”的技术细节和伦理评估报告,明显带着不信任的态度。

更麻烦的是,一些早期接受治疗“成功”出院的病人,开始出现奇怪的后续反应。

一个名叫大壮的前暴食症患者,在成功植入“节制模因”后,现在对食物几乎失去了兴趣,体重暴跌至危险水平,家人说他“活得像个清教徒机器”。

另一个被植入“自信模因”摆脱社交恐惧的年轻职员,如今变得极度傲慢且富有攻击性,在工作场合几乎无法与人相处。

这些零星反馈开始汇集,指向一个可怕的可能性:李维的“模因疫苗”也许并不像他想象的那样精准和可控。它们可能在自我复制的过程中“变异”,或者过度表达,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