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沈总,"电话那头的声音冰冷,"你父亲让你立刻回老宅。还有,离那个女警察远点,除非你想让她成为下一个'失踪人口'。"

沈琪的指节因用力过度而泛白。他看向钱曦文消失的方向,眼中闪过一丝决绝。

这一次,他不会再退缩了。

第二章 投毒案

凌晨一点,市局解剖室的灯光像把冰刀,剖开夜色。

钱曦文隔着玻璃,看法医老郑把一枚细小的透明胶囊从死者胃壁夹出来——胶囊边缘呈锯齿状,像一枚被缩小的齿轮。

“新型缓释毒囊,代号‘T-3’。”老郑把证物放进托盘,声音发涩,“进入胃后十五分钟开始溶解,三小时内释放完氰化物,死亡时间刚好是凌晨零点左右。凶手把时间算得很准。”

死者叫李梅,二十八岁,三个月前从阳光福利院“辞职”的义工。昨晚,她被人发现躺在市立医院急诊输液室,一瓶普通的葡萄糖还没输完,心跳骤停。

“她昨晚给我打过电话。”钱曦文握紧拳,指节发白,“她说想交代福利院的事,但只肯当面说。我赶到医院时,她已经……”

老郑摘下手套,拍拍她的肩:“毒源就在那瓶葡萄糖里。凶手提前把毒囊放进输液袋,再用激光微孔封口,肉眼根本看不出。这种手法,国内没几个人做得到。”

激光微孔、T-3、凌晨零点——像一张隐形的网,把线索勒得死紧。

钱曦文脑海里却闪回另一幅画面:六小时前,她赶到急诊,隔着人潮看见一个穿黑色风衣的男人俯身拾起地上的输液袋,动作快到像幻觉。男人转身时,领口露出一截老虎纹身——和小草莓描述的一模一样。

“老虎纹身……”她喃喃。

“什么?”老郑没听清。

“没事。”她摇头,压下翻涌的思绪,“先送检,我申请并案。”

并案理由很简单:李梅是阳光福利院案唯一知情的“前员工”,她死了,毒源却精准锁定在医院——凶手在灭口,也在挑衅。

1 雨夜惊魂

凌晨两点,雨还没停。

钱曦文撑着伞,站在市立医院后门,看技侦同事把最后一个监控探头拆下来。雨丝斜织,像无数冷针,扎进她后颈。

“钱队,画面恢复了。”小林抱着笔记本冲过来,雨水顺着他的发梢往下淌,“你看——”

屏幕里,21:47,一个戴鸭舌帽、口罩的男人走进输液室,手里拎着一个与医院同款的蓝色输液袋。他贴着墙走,避开所有正面摄像头,只在第七秒抬头看了一眼——镜头定格,露出一双极黑的眼睛,像两口封死的井。

“暂停!”钱曦文心脏猛地抽紧——那眼神,她见过。

三年前,那个雨夜,沈琪站在她家门口,说分手。同样深不见底,同样毫无温度。

“不会是他。”她低声否定,却听见自己的声音在发抖。

小林疑惑:“钱队,你认识?”

“不认得。”她迅速收敛表情,“把截图发我,申请天眼比对。”

她需要证据,而不是回忆。

2 的阴影

凌晨三点,比对结果出炉:面部被口罩遮挡,识别率不足12%;但身高、步态与省厅数据库里一个代号“K”的嫌疑人高度吻合。

“K”——三年前出现在一起跨境假药案,手法:激光微孔封装毒囊,致人死亡后伪造医疗事故;此后销声匿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