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一日,吏部侍郎举办家宴,沈砚辞与苏晚晴都在受邀之列。席间,有人提议行酒令,苏晚晴被推举为令官。

"今日就以 ' 秋' 为题,每人作诗一句,接不上者罚酒三杯。" 苏晚晴声音清脆,目光流转间,最后落在了沈砚辞身上,"沈公子,就从你开始吧。"

沈砚辞心中冷笑,这是在试探他吗?他略一沉吟,朗声道:"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众人纷纷叫好。苏晚晴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接道:"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接下来众人轮流接句,气氛十分热烈。轮到苏晚晴时,她略一思索,轻声念道:"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此言一出,席间顿时安静下来。这句诗出自白居易的《放言》,寓意人心难测,忠奸难辨。在这样的场合说出这样的诗句,实在有些不合时宜。

沈砚辞心中一动,看向苏晚晴。她的脸色有些苍白,避开了众人的目光,低头轻抿了一口酒。

是在暗示什么吗?还是单纯的有感而发?沈砚辞一时无法判断。但他可以肯定,这个女人绝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

宴会结束后,沈砚辞故意走在后面。苏晚晴的马车正要驶离,他快步上前,拦住了马车。

"苏小姐请留步。"

车帘掀开,苏晚晴探出头来,眼中带着疑惑:"沈公子有事吗?"

"方才席间,小姐所吟之诗,颇有深意。" 沈砚辞盯着她的眼睛,"不知小姐是在感叹何人?"

苏晚晴的眼神闪烁了一下,随即恢复平静:"沈公子多虑了,不过是一时兴起罢了。"

"是吗?" 沈砚辞微微一笑,"我还以为,小姐是在暗示自己有什么难言之隐。"

苏晚晴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她紧紧攥着衣角,声音有些颤抖:"沈公子说笑了。天色已晚,恕我失陪。"

说罢,她放下车帘,马车匆匆离去。

沈砚辞站在原地,看着马车消失在夜色中,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他可以肯定,苏晚晴一定有秘密。而这个秘密,很可能就是解开前世谜团的关键。

接下来的日子里,沈砚辞加快了调查的步伐。他通过线人得知,苏振南最近与安禄山的使者往来频繁,似乎在密谋着什么。他还发现,苏晚晴经常借口礼佛,前往城郊的青龙寺,而安禄山的一个重要谋士就隐居在那里。

证据越来越多,但沈砚辞却越发谨慎。他知道,苏振南老奸巨猾,若是没有确凿的证据,轻易动他只会打草惊蛇。

这天,沈砚辞在整理旧档时,发现了一份关于三年前一桩贪腐案的记录。案子涉及户部侍郎,最终却以一个小吏顶罪草草结案。而当时负责审理此案的,正是苏振南。

沈砚辞心中一动,直觉告诉他这桩案子不简单。他顺着线索追查下去,发现那个顶罪的小吏在狱中 "病逝" 了,而他的家人却突然暴富,搬到了江南。更可疑的是,户部侍郎后来多次向安禄山输送粮草,而苏振南对此一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原来如此。" 沈砚辞恍然大悟,"苏振南早就和安禄山勾结,这桩案子就是他们勾结的开始。"

他小心翼翼地将证据整理好,藏在一个隐蔽的地方。这些证据还不足以扳倒苏振南,但已经是一个良好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