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晞点了点头,转身走向门口。她的手触碰到冰凉的门把时,身后传来他的声音。
“晚上路黑,小心脚下。”
她回头,看到他依旧站在柜台后,灯光在他身后勾勒出安静的轮廓。
“嗯,”她应了一声,推门而出。
门檐下的铃铛再次叮当作响,清脆的声音迅速被门外的海风和潮声吞没。
寒意立刻重新涌来,但与来时不同,身体内部储存的那点暖意顽强地抵抗着。石阶确实有些暗,她放慢了脚步,小心地往下走。回头望去,“星辰岛屿”的灯光在夜色中显得愈发温暖和明亮,像一座真正的、永不沉没的灯塔。
回到民宿房间,她依然没有开灯。径直走到窗前,望向外面。
海和天漆黑一片,已分不清界限。但繁星满天,清晰得令人屏息。它们安静地闪烁着,冷漠又慈悲,照耀着大海,也照耀着这座小岛,照耀着岛上微不足道的悲欢,包括她这个刚刚抵达的、心绪不宁的陌生人。
2 雨夜暖光
那一晚,林晞久违地没有借助药物入睡。她在海浪均匀的呼吸声和脑海里那片清晰的星空影像中,沉沉睡去,没有做梦。
接下来的几天,林晞过着一种近乎停滞的生活。大部分时间,她待在民宿房间里,对着笔记本电脑屏幕发呆。屏幕上是她迟迟无法推进的设计稿,那些线条和色彩曾经让她充满激情,如今却只感到厌倦和无力。偶尔,她会沿着海岛的小路漫无目的地行走,穿过小小的渔村,路过晒着渔网的沙滩,看渔民们修补船只,看游客们兴奋地拍照。
但她始终像一个旁观者,无法真正融入眼前的风景。内心的焦躁像背景噪音一样持续低鸣。
直到第三天下午,一场毫无预兆的阵雨将她困在了一条陌生的巷弄里。雨势又急又大,海风卷着雨滴砸在身上,冰凉刺骨。她狼狈地躲在一处狭窄的屋檐下,看着雨水在石板路上溅起无数水花,很快汇成涓涓细流。
然后,她想起了那家书店,那片温暖的光。
几乎没有犹豫,她冒雨朝着记忆中的方向跑去。石阶被雨水打湿,有些滑,她小心翼翼地爬上去,再次推开了那扇木门。
铃铛声混合着她略显急促的呼吸声。
店里依旧安静温暖,仿佛外界那场疾风骤雨与它毫无瓜葛。空气中弥漫着比上次更浓郁的咖啡香气,一种深焙的、令人心安的味道。
男人——她听到一位来还书的老奶奶叫他“阿屿”——正站在一个小炉子旁,用虹吸壶煮着咖啡。咖啡液在玻璃壶里翻滚,散发出醇厚的蒸汽。他看到浑身湿漉漉、有些狼狈的林晞,眼中闪过一丝极细微的讶异,但很快便恢复了平静。
“雨很大?”他问,语气平常得像在谈论天气。
林晞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点了点头,有些尴尬地站在门口,生怕身上的水滴弄湿了店里的地板。
他却转身从柜台后拿出一条干净的白色毛巾,递给她:“擦擦吧,别感冒。”
毛巾柔软而干燥,带着阳光晒过的好闻味道。林晞接过来,低声道谢,擦拭着头发和脸上的雨水。
“坐吧。”他说,然后转身继续盯着他的虹吸壶,不再看她。
林晞走到上次那个靠窗的位置坐下。窗玻璃上蒙着一层细密的水汽,窗外的大海和天空都变得模糊不清,只剩下灰蒙蒙的一片。雨点敲打着玻璃窗,发出密集而规律的噼啪声,像无数细小的手指在弹奏。这声音反而加剧了室内的宁静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