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将静香安排在大雄旁边的座位。静香友好地向大雄微笑,大雄却只是面无表情地点了点头,继续低头计算着窗外云朵的运动轨迹。对他而言,维持这种基础运算已经是极大的负担,没有多余资源用于社交互动。
课堂上的大雄总是显得心不在焉。老师提问时,他常常需要几秒钟才能回应——这不是因为不知道答案,而是因为他的大脑正在处理更为优先的宇宙级问题。经过精密计算,他得出了结论:保持中等偏下的学习成绩最能避免关注,符合生存最优策略。
于是,野比大雄成为了班级里的"吊车尾",一个平凡无奇甚至有些笨拙的男孩。没有人知道,这个经常望着窗外发呆的孩子,正在脑海中计算着星系运行的轨道,或者推演着量子力学的最新理论。
课间休息时,孩子们在操场上嬉戏玩耍。大雄通常独自一人坐在角落,继续进行着他的计算。有时候,静香会主动走过来邀请他加入游戏,但大雄总是摇摇头拒绝。
"大雄君总是很安静呢。"静香又一次这样评价道。
大雄没有回应,只是继续计算着静香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模式。在他的感知中,这个世界是由数据构成的冰冷宇宙,一切都可以被量化和分析。情感是一种低效的信息处理方式,早已被他摒弃。
然而,就连大雄自己也没有察觉到,当静香靠近时,他大脑中知识洪流的压力会略微减轻。某种难以用公式解释的算法波动,悄悄改变着他的计算优先级。
3 午后的相遇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大雄照例在回家路上被胖虎和小夫拦住了。
"哟,这不是零分大王野比大雄吗?"胖虎粗鲁地推了大雄一把。
在大雄的感知中,这不是欺凌,而是一系列可预测的物理运动。胖虎的手臂推力为23.4牛顿,角度为42度;小夫的站位封锁了87%的逃跑路线;周围环境有3个可能的躲避路径...
经过万亿分之一秒的计算,大雄选择了最优方案:接受推搡,通过精确的角度调整将冲击力分散到全身,最终以看似狼狈实则伤害最小的方式倒地。
"哈哈哈,看他那副傻样!"小夫得意地笑着。
大雄面无表情地准备起身,大脑已经在计算回家路线和时间效率。对他而言,这只是一场无意义的物理互动,比起脑海中正在进行的黑洞合并计算,简直微不足道。
但就在这时,一道身影挡在了他的面前。
"胖虎!小夫!你们不能这样欺负大雄!"
静香的裙摆在微风中轻轻飘扬,她的声音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在大雄的感官分析中,静香的心跳加速了15%,声调提高了8分贝,面部毛细血管轻微扩张——这些都是情绪激动的生理指标。
"静香,你别多管闲事!"胖虎不满地嚷嚷。
"欺负同学就是不对!如果你们再这样,我就告诉老师!"
在静香与胖虎争论时,大雄的脑海第一次出现了异常运算。
目标:保护源静香不受伤害 方案A:直接制服胖虎和小夫(成功率100%,但会引起不必要的关注) 方案B:假装摔倒引开注意力(成功率87%,静香可能受伤概率13%) 方案C:接受现状,静香解围(成功率100%,后续发展:静香可能会出于同情继续关注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