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回答显然不能让沈砚清满意,可苏晚的样子,又不像是在说谎,倒像是有什么难言之隐。沈砚清知道,再问下去,苏晚也未必会说实话,便不再追问,转而对衙役吩咐道:“将张小姐的尸体抬回大理寺,交由仵作仔细查验。另外,将这‘醉红妆’和嫁衣封存起来,带回寺中,仔细检查。柳掌柜,苏晚,还有两位丫鬟,随我回大理寺一趟,接受进一步询问。”
衙役们立刻上前,小心翼翼地将张妙云的尸体抬了起来,用白布盖好,向外走去。柳轻烟和两个丫鬟脸色苍白,却不敢反抗,只能跟着衙役向外走。苏晚也收拾好自己的东西,跟在后面,只是在经过那朵 “泣血梅” 的时候,她又忍不住看了一眼,眼神中的恐惧愈发浓烈。
沈砚清走在最后,回头看了一眼空荡荡的 “挽妆阁”,空气中似乎还残留着 “醉红妆” 的香气和一丝淡淡的血腥味。他心中明白,这起看似简单的中毒案,背后定然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而那 “醉红妆”、“泣血梅”,还有柳轻烟和苏晚的异常反应,都是解开谜团的关键。
走出凝脂坊,街上的百姓已经散去了不少,但仍有一些人远远地围观着,议论纷纷。沈砚清抬头看了看天色,夕阳西下,余晖将天空染成了暗红色,像是披上了一层血色的纱衣。他深吸一口气,握紧了手中的令牌,心中暗下决心,一定要查清这起 “红妆索命” 案,还死者一个公道,也揭开那隐藏在红妆之下的真相。
第二章:旧案疑云
大理寺的后堂内,烛火跳动,将案几上的物件映得忽明忽暗。沈砚清坐在案前,面前摊着两卷卷宗,一卷是刚发生的张妙云命案记录,另一卷则是尘封了十年的林家灭门案卷宗。他指尖捏着那支蘸过 “醉红妆” 的银簪,目光落在卷宗封皮上 “林氏通敌案” 五个褪色的字上,眉头拧成了一个结。
仵作的验尸报告刚送过来,上面清晰写着:张妙云体内含有 “断肠花” 剧毒,此毒无色无味,溶于脂粉后不易察觉,中毒者半个时辰内便会七窍流血而亡,与 “醉红妆” 中检测出的毒素完全吻合。而更让沈砚清心惊的是,仵作在报告末尾加了一句批注 ——“断肠花配胭脂,十年前曾见于林氏之女林婉儿妆奁中”。
十年前,林婉儿是他恩师林文渊的独女。那时沈砚清还是刚入大理寺的小吏,承蒙林文渊赏识,常去林府请教,与聪慧活泼的林婉儿也算熟识。他记得林婉儿最爱胭脂,林文渊还曾特意为女儿寻访各地妆方,其中就有一款由林文渊亲手改良的胭脂,名为 “醉红妆”。可后来林家突遭横祸,以 “通敌叛国” 的罪名被满门抄斩,那批胭脂也随着林府的大火付之一炬,怎么会在十年后重现,还成了索命的凶器?
“大人,您要的‘醉红妆’配方查证有了结果。” 衙役陈三捧着一本泛黄的账册走进来,打断了沈砚清的思绪,“我们去了京城所有售卖药材和胭脂原料的店铺,终于在城南‘百草堂’的旧账里查到,十年前林府曾多次购买断肠花,说是用于研制胭脂染料。而最近三个月,凝脂坊的柳轻烟也去过两次‘百草堂’,买的正是断肠花,每次的量都不多,刚好够调制两盒‘醉红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