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一年后,陆衍已经几乎认不出自己了。他变得犹豫、焦虑,对一切都缺乏真实感。像是活在一场永远醒不来的梦里,不断被告知“重要的事情刚刚发生,而你恰好不在场”。

他开始记录每一天的细节,试图找出那些被卖掉的“峰值日”的规律。但时序交易所的算法太复杂,他完全摸不到头绪。

直到父亲忌日那天。

陆衍早早买好花,准备去墓园。这是他每年最重要的仪式,雷打不动。

但时序交易所的车又来了。

“今天不行。”陆衍语气坚决,“今天是我父亲的忌日。”

“很抱歉,陆先生。今天是合同约定的交易日。”

“我可以付违约金!多少都行!”

工作人员面无表情:“合同不允许。请配合我们的工作。”

挣扎是徒劳的。他还是被带走了。

醒来时已是深夜。他疯狂地查看手机——没有任何来自家人的消息。他们似乎已经习惯了他的缺席。

愤怒和无力感几乎将他撕裂。他冲到时序交易所,要求见李维。

“你们卖掉了我和父亲告别的权利?”陆衍的声音因愤怒而颤抖。

李维依然冷静:“陆先生,您出售的是‘情感峰值日’。忌日往往是强烈情感波动的时刻,对投资者极具价值。”

“那是我的私人情感!我的记忆!”

“根据合同第11条第3款,您已授权我们...”

“去你妈的合同!”陆衍一拳砸在桌上,“我要赎回我的时间!全部!”

李维第一次露出真实的笑容,带着怜悯:“陆先生,时间一旦售出,永久不可赎回。这是时间交易的基本原则。您以为您卖的是‘日子’,实际上您卖的是成为现在的您的一部分。那些峰值日塑造了您。没有它们,您还是您吗?”

陆衍感到一阵刺骨的寒冷。

那天晚上,他醉得一塌糊涂。摇摇晃晃回到工作室时,发现门口站着一个人。

是个女人,三十岁左右,面容憔悴但眼神锐利。

“陆衍?画家陆衍?”她问。

“如果你是来买画的,明天再来。今天我...今天我不卖东西。”

“我不买画。”女人说,“我叫林晞。我想,我们可能遇到了同样的问题。”

林晞也曾是时序交易所的客户。一位颇有前途的小提琴手,为了给弟弟支付高昂的律师费,卖掉了未来七年中的200个“峰值日”。

“最初我觉得划算。”她苦笑着,“几乎不影响生活,却解决了大问题。直到我发现...”

她停下来,打开手机,播放一段视频。是一场高级私人音乐会的录像。台上的小提琴手正是林晞自己,但演奏的曲子她毫无印象——那是一首技巧极其复杂的新作品。

“这首曲子,我不可能演奏得出来。”林晞声音低沉,“至少现在的我做不到。但那个晚上的‘我’,做到了。”

陆衍感到后背发凉。

“还有更奇怪的。”林晞继续道,“我发现自己在一些场合会有不合时宜的情绪反应。看到某个品牌的钢笔,会莫名流泪;听到某首老歌,会突然愤怒...后来我查到,那是我被卖掉的‘情感日’中的关联物品。”

两人沉默良久。

“我们不能让他们继续这样。”最终陆衍说,“我们必须做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