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马小强家的情况更加艰难。马建军拿出仅有的积蓄,还是不够交全所有费用。晚饭时,他看着儿子渴望的眼神,心里不是滋味。
“爸,要不我不买了,”马小强懂事地说,“我可以借同学的看。”
“那怎么行?”马建军摇头,“明天我去跟老师说说,看能不能分期付。”
第二天,马建军来到学校,找到李雯说明情况。李雯很同情,但爱莫能助:“学校规定这周必须交齐,我也没办法。”
在走廊上,马建军偶然听到周老师和副校长在谈话。
“...贫困生的减免申请不要批太多,会影响整体数据。”副校长说。
“可是确实有些家庭困难...”周老师试图争辩。
“那就让他们想办法!这套教材是教育局的重点项目,关系到明年能否在全市推广...”
马建军默默地离开了学校,心里涌起一股无名火。
当晚,几个家长在微信群里的讨论越来越激烈。
“这不明摆着强买强卖吗?”一个家长愤愤不平。
“听说老师能拿回扣呢!”另一个家长神秘兮兮地说。
“真的假的?怪不得那么积极推销。”
刘明看着群里的讨论,心里有了个想法。他私下联系了几个抱怨最多的家长,建了一个小群,起名“光明家长议事群”。
4
“光明家长议事群”迅速壮大,不到一周就聚集了近百名家长。大家纷纷吐槽这学期各种名目的收费,尤其是那套昂贵的辅助教材。
“我女儿说,那套书很多内容跟课本一模一样,就是排版不同。”
“我做了调研,同样页数的教辅市场价最多200元,他们卖580!”
“据说教育局某领导和出版社有关系...”
刘明把这些讨论都记录下来,同时联系了做律师的老同学咨询相关法律。
“如果确实是自愿购买,就不能在课堂上强制使用,否则就构成变相强制消费。”律师同学告诉他,“你可以收集证据,向教育主管部门投诉。”
与此同时,学校感受到了家长们的抵触情绪。王校长召集教师们开会。
“有些家长对辅助教材有误解,各位老师要做好解释工作。”王校长严肃地说,“这是教育局的重点项目,必须完成95%以上的购买率。”
李雯鼓起勇气发言:“校长,确实有些家庭困难,能不能...”
“李老师,”王校长打断她,“困难家庭可以申请减免,但比例不能超过5%。这是教育局的规定。”
会议结束后,李雯心情沉重。她知道自己班上有超过10%的学生家庭经济困难,5%的名额根本不够。
第二天上课,李雯注意到没买教材的学生明显被边缘化了。做练习时,他们只能干坐着看别人写;讲评作业时,他们因为没有书而无法跟上节奏。
下课後,马小强找到李雯:“老师,我能抄一下题目吗?不然回家没法写作业。”
李雯看着这个懂事的孩子,心里一酸:“这样吧,老师帮你复印一份。”
“可是教务处不是说不能复印吗?说这是版权问题。”马小强记得周老师的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