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初露锋芒:光明顶前夜的布局
武当山的晨雾总带着几分仙气,尤其是卯时刚过,薄雾缠绕着青灰色的殿宇飞檐,连空气里都飘着松针与草药混合的清香。宋青书提着剑从后山练剑归来时,裤脚还沾着露水,刚转过三清殿的转角,就见师弟清风急匆匆跑来,手里攥着一张皱巴巴的信纸,脸上满是兴奋与紧张。
“师兄!师兄!山下传来消息,六大门派要去西域围攻明教的光明顶了!” 清风跑得气喘吁吁,把信纸递过来时,指尖还在微微发抖,“听说这次少林、峨眉、崆峒都要去,连师父们都在前厅议事呢!”
宋青书接过信纸,指尖触到粗糙的麻纸,心里却没有半分原身该有的躁动。他穿越到这个世界已近三年,从最初的惶恐不安,到如今早已适应 “武当三代大师兄” 的身份。他清楚记得原著里光明顶之战的结局 —— 六大门派损兵折将,明教差点覆灭,最后却让张无忌捡了便宜,而真正的渔翁,却是坐镇大都的汝阳王府。
“知道了,” 宋青书把信纸叠好,塞进腰间的荷包,语气平静得让清风有些意外,“我先去见二师叔,你把这消息告知其他师弟,让大家继续按课表练功,不许私自议论。”
清风愣了愣,平时师兄虽沉稳,可遇到这种江湖大事,也会多问几句,今日怎么这般冷淡?但他不敢多问,只点头应了声 “是”,转身跑开了。
宋青书沿着石阶往俞莲舟的居所走,脑子里已开始梳理思路。他记得俞莲舟性子刚直,却最看重大局,若是直接说 “六大门派会吃亏”,恐怕会被当成小辈胡言乱语;但若从 “抗元” 的角度切入,再结合武当的实际利益,或许能说动这位二师叔。
俞莲舟的居所就在藏经阁旁,是间朴素的木屋,门口挂着两串晒干的草药,屋内传来翻动书页的沙沙声。宋青书轻轻敲门,里面传来一声低沉的 “进”。
屋内陈设简单,一张木桌,两把椅子,墙上挂着一柄长剑,桌上摊着一本《武当心法注解》。俞莲舟坐在桌后,穿着一身青布道袍,鬓角已有些花白,见宋青书进来,放下手中的毛笔,指了指对面的椅子:“坐吧,山下的消息你该知道了?”
“是,弟子刚听说。” 宋青书坐下,从荷包里取出那张信纸,“二师叔,弟子有几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俞莲舟挑眉,示意他继续。
“弟子以为,此次光明顶之行,武当不宜全力出击。” 宋青书顿了顿,组织着语言,“其一,明教虽与正派有过节,但近年来在北方多次抗击元兵,去年还在雁门关击退过一支元军精锐。若明教覆灭,北方再无势力能牵制元兵,他们很可能会集中兵力南下,到时候武当山虽地处险峻,也难独善其身。”
俞莲舟端起茶杯的手顿了顿,眼神里多了几分审视。他倒是没料到,这个师侄竟会关注明教抗元的事。
“其二,六大门派看似同心,实则各怀心思。少林想维持武林盟主的地位,峨眉对明教恨之入骨,崆峒派还记着当年明教夺宝之仇。真到了光明顶,一旦遇到挫折,恐怕会互相推诿,甚至背后拆台。我们若全力出击,万一被其他门派拖累,岂非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