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瑜嫔姜瑜把丈二红缨枪舞得虎虎生风,枪尖挑起昨夜尚未撤下的海棠席,花瓣哗啦啦碎成红雨。

“本宫苦等三个月,连陛下的影子都没摸到!她赵宝儿倒好,一次就揣上了?!”

宫女们跪了一地,唯有陪嫁丫鬟阿蛮顶着锅盖冲进来:“娘娘冷静!砖瓦无辜!”

姜瑜一枪戳在青砖上,火星四溅:“本宫十二岁随父出征,一枪挑过北狄狼旗,如今败在太医院判的闺女手里?!”

阿蛮把锅盖当盾牌,小声出馊主意:“娘娘,硬碰硬不值当,咱不如曲线救国——面上送温暖,暗地里……嘿嘿。”

“说人话!”

“就是——先打入敌人内部,再找机会‘安’她的胎!”

瑜嫔眯眼,枪杆“嗡”地一声弹回:“好!将门之后,兵法用起来!”

她抬手撕下一块窗纱,提笔蘸墨,刷刷刷列出三条战线:

“第一计:补到流鼻血!第二计:扎到睡不醒!第三计:摔到自然落!”

写完把窗纱往梁上一挂,当作战旗,迎风猎猎。

二 紫河车炖公鸡蛋

次日晌午,御膳房上空飘着一层古怪的味道——既像鸡汤,又像海鱼返潮。

瑜嫔亲自提着乌金食盒,食盒里“咕嘟”作响,一路遮遮掩掩到了映月阁。

赵宝儿正拿自制“小风扇”给鬼见愁降温——那风扇是用御膳房报废的竹蒸笼改装,手摇式,吱呀吱呀。

“妹妹好兴致。”瑜嫔笑得比牡丹花还艳,“听闻你有喜,姐姐特意寻了偏方——紫河车炖公鸡蛋,大补胎元。”

盖子一掀,一股腥甜辣眼的气味直冲屋梁,梁上燕子“扑棱”掉下两只。

宝贵人眨眨眼,温柔道谢,转手把汤递给芍药:“拿去浇海棠,最近花儿没精神。”

芍药早有准备,戴了棉布手套,端着汤像端炸药,小碎步消失在后门。

当晚,映月阁外的海棠集体精神了,开成一片“花海蹦迪”,蝴蝶围着花瓣疯狂跳“爱的魔力转圈圈”,吓得御猫以为春天返场,连夜加班叫春。

瑜嫔在昭阳宫连打十个喷嚏,一边揉鼻子一边写战后总结:“首战失利,敌方防御值过高,需升级火力。”

三 金针圣手

第二日,瑜嫔高价请来“金针圣手”柳婆子,据说扎过马胎、牛胎、骆驼胎,无一失手。

柳婆子端着银针包,笑得像狼外婆:“贵人,老身这一针下去,任督二脉乖乖听话,胎像磐石。”

宝贵人笑眯眯伸出手,忽然轻咳一声:“本阁昨夜梦见先皇后,她说最忌外针扰龙胎。婆婆先在自己身上试三针,让我开开眼?”

柳婆子手一抖,“噗”地戳中自己虎口,嚎得比杀猪还惨,银针包一撒,满地星光灿烂。

阿蛮回去汇报,瑜嫔气得掰断一根筷子:“赵宝儿,算你狠!”

她顺手把断筷插进沙盘,标了个“×”,旁边重写:“第二计,失败,敌方擅长心理战。”

四 姜氏兵法

接连受挫,瑜嫔彻底爆发,拍桌子掀地砖:“软的不行,来硬的!”

当夜,她翻出陪嫁的《姜氏兵法》,在“声东击西”一页折了角,又批注:

“目标:让赵宝儿平地摔;附加:摔后由本宫搀扶,顺势开活血化瘀猛药;备注:药已备,名字好听——‘好聚好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