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默有些意外,但还是接过饼干,“谢谢,我叫李默。请进请进,屋里还有点乱。”
老夫妇小心翼翼地走进来,坐在沙发上。李默倒了水,发现刚搬进来连杯子都只有一个,只好尴尬地让老人们先喝。
“没关系的,我们不渴,”陈老太太笑着说,“就是来看看新邻居,顺便提醒一下这里的...特殊规定。”
又来了。李默坐下来,“刚才门卫大爷和张阿姨也提到了,说要注意情绪什么的。能具体告诉我这是什么意思吗?”
陈老先生和陈老太太交换了一个眼神。
“这栋楼有个不成文的规定,”陈老先生缓缓说道,“我们尽量保持情绪平稳。如果有什么特别高兴或者特别难过的事,最好去一楼的‘倾诉室’待一会儿。”
“倾诉室?”
“就是101房间,门是紫色的,”陈老太太接话,“里面可以随便说话,发泄情绪,但出来后就要尽量保持平静。”
李默越听越糊涂,“这是什么?心理治疗社区吗?”
“你可以这么理解,”陈老先生站起来,“总之记住,情绪波动不要太大。为了你自己,也为了大家。”
送走老夫妇后,李默站在窗前,看着楼下的小区花园。几个孩子在玩耍,老人在长椅上聊天,看上去再正常不过。但这栋楼的住户为什么都对情绪有这么奇怪的要求?
晚上,李默煮了包方便面当晚餐。吃着面,他想起自己目前的处境——刚被公司裁员,女友因此提出分手,不得不从公司宿舍搬出来。银行卡里的钱只够撑一个月,必须尽快找到新工作。
这种处境下,保持情绪平稳似乎不难,因为他实在没什么可高兴的。
第二天,李默就开始投简历找工作。一天过去了,大部分简历都石沉大海,只有一家小公司回复说会“考虑一下”。
傍晚,李默决定下楼走走,熟悉一下环境。
小区花园里,几个住户正坐在长椅上聊天。李默认出其中有昨天电梯里遇到的张阿姨。他走过去打招呼。
“小李啊,来坐坐。”张阿姨往旁边挪了挪,让出位置。
另外两个人也向李默点头致意。一个是个戴眼镜的年轻男子,自我介绍叫小赵,住在203;另一个是位三十多岁的女性,叫刘姐,住在510。
“新工作找得怎么样?”小赵问。
李默惊讶地问:“你怎么知道我在找工作?”
“这楼里没秘密,”刘姐笑了笑,“门卫老黄告诉我们的。”
李默这才想起昨天登记时和门卫大爷聊过几句找工作的事。这消息传得可真快。
“不太好找,”李默老实回答,“我之前做销售的,现在这行业不景气。”
“别灰心,总会找到的。”张阿姨拍拍他的肩膀,“但是记住啊,找到工作也别太高兴。”
又来了。李默终于忍不住问:“为什么大家都一直提醒我不要有太大情绪波动?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三人突然沉默下来,交换着复杂的眼神。
最后小赵开口:“这是个老社区,住户多是老年人,情绪波动太大会打扰到他们。所以你尽量保持平稳就好。”
这个解释听起来合理,但李默总觉得没那么简单。他注意到刘姐的左手臂上有几处淤青,像是最近受的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