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虎基金,交易室。**
韩立的兴奋感有增无减。他的空头头寸获利巨大,但他丝毫没有收手的意思。
“他们无路可逃了!”韩立指着屏幕上的期限结构图,那陡峭的曲线在他眼里不是风险,而是通往财富的捷径。“这就是围猎!那些做多的傻瓜,还有那些指望反弹的抄底者,他们都会死在这里!”
他的策略变得更加激进:
1. **滚动加仓:** 在5月合约到期前,他将空头头寸从6月合约滚动到更脆弱的5月合约上,继续施加压力。
2. **逼仓战术:** 他很清楚市场上存在大量无法进行实物交割的多头(主要是散户和算法程序)。他的目标就是把这些“软多头”逼入绝境,让他们在合约到期前的最后几天里,不得不以任何价格平仓,从而引发踩踏。他甚至在一些关键的技术点位故意发起冲击,触发程序化交易的多头止损盘。
3. **信息心理战:** 他让研究员出具极度悲观的报告,并通过媒体关系散布出去,标题诸如《原油将跌向10美元》、《全球储油空间耗尽倒计时》。这些报告进一步放大了市场恐惧,为他的抛售提供了“弹药”。
韩立像一头杀红了眼的猛兽,他的大开大合建立在这样一个信念上:趋势将无限期持续,直至所有多头被消灭。他忽略了流动性正在快速枯竭的警告信号,认为自己是流动性的提供者(卖方),永远不愁找不到买家(接盘侠)。
**磐石资本,策略分析室。**
赵勇的焦虑感与日俱增。他的价差策略和期权组合仍在盈利,但模型不断发出红色的流动性警报。
“老板,5月合约的未平仓合约(Open Interest)仍然很高,但每日成交量在下降。流动性陷阱正在形成。”一名量化分析师报告。
“库欣库存周报,又增加了500万桶,利用率超过80%。”另一名研究员跟进。
赵勇的屏幕上看不到丝毫喜悦。他知道,市场正在从一个基于基本面交易的市场,演变成一个基于“运输和储存”能力的物理交割游戏。这已经超出了大多数金融模型的范畴。
他的操作进入了极其精细和防御性的阶段:
1. **逐步退出近月直空头寸:** 他开始分批平掉5月合约的直接空头头寸。虽然油价可能还会跌,但他不愿意承担合约到期前流动性枯竭带来的无法平仓的风险。
2. **强化价差结构:** 他将“做空近月-做多远月”的价差头寸进一步扩大,这是当前环境下相对安全的策略,因为它赌的是价差扩大,而非绝对价格下跌。
3. **布局极端期权:** 他买入了一些价格极其低廉的深度虚值看涨期权(比如行权价20美元、10美元的Call)。这看似是在赌反弹,但实质上是“灾难保险”。他的核心逻辑是:如果市场发生极端逼空行情(尽管概率极低),或者出现任何无法预料的黑天鹅事件(如地缘冲突、沙特突然妥协),这些期权可以保护他的整个投资组合。付出的权利金,被他视为必要的保险费。
4. **压力测试升级:** 他让团队运行了“价格跌至10美元、5美元、甚至0美元”的压力测试。测试结果显示,他的投资组合能够承受,但韩立那种风格的裸空头,在价格极端波动时,可能会因为保证金追缴(Margin Call)而爆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