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扶苏:沙丘之外的大秦

1.上郡寒声

雪粒子砸在帐篷顶上,噼啪作响像极了咸阳宫门外的鞭刑。扶苏捏着粮草文书的手指冻得发僵,墨迹在指尖晕开一小团黑,像极了他心里那片挥之不去的阴云。帐帘被风掀起一角,裹着寒气冲进来的瞬间,他看见蒙恬披着玄色披风的身影立在雪地里,肩甲上积的雪足有半指厚,却依旧挺直得像柄未出鞘的剑。

“公子,匈奴昨夜又袭了云中郡的哨所,掠走三车冬粮。”蒙恬掀帘进来,帐内暖炉的热气遇上他身上的寒气,腾起一层白雾。他解下披风随手搭在椅背上,露出甲胄上磨得发亮的纹饰——那是当年随始皇帝灭楚时得的赏赐,如今却陪着他在这上郡苦寒之地守了三年。

扶苏放下文书,指尖在“云中郡粮草告急”几个字上反复摩挲:“蒙将军,粮草转运还得多久?再拖下去,哨所的士兵怕是要断炊了。”

“快则十日,慢则半月。”蒙恬声音沉得像块铁,“只是近来蹊跷,咸阳来的信使一趟比一趟勤,却没一封是给公子你的。昨日我截住个递文书的小吏,旁敲侧击问了句,他只说‘宫里的事紧,赵大人盯着呢’,再多问就不肯说了。”

“赵高?”扶苏眉峰猛地一挑。他想起三年前那场“焚书坑儒”,自己在朝堂上直谏“天下初定,不宜以重刑震慑儒生”,始皇帝龙颜大怒,却也只是罚他来上郡监军,没削他半分皇子身份。临走时,始皇帝还私下把蒙恬叫到身边,说“扶苏性子仁厚,你多帮衬着点,让他在边关历练历练,知道江山来得不易”。那样的父亲,怎会任由赵高拦着他的消息?

帐外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亲兵掀帘进来,手里捧着个用油布裹得严实的木盒:“公子,咸阳来的家书,说是二公子胡亥托人捎来的。”

扶苏心里一动,急忙接过木盒。油布上还沾着咸阳城外的泥点,他拆开时指尖都在颤。胡亥的字歪歪扭扭,墨迹浓淡不一,显然是写得匆忙:“兄在上郡安好?父皇近来常咳,夜里睡不安稳,赵高公公总在殿里待着,连我想见父皇一面都难。前日我去给父皇送汤,听见赵高跟李斯丞相说‘公子在外太久,怕是忘了咸阳的规矩’,我听不懂,却总觉得心里发慌……”

“忘了咸阳的规矩?”扶苏捏着信纸的手猛地收紧,纸角被攥得发皱。他忽然想起前日巡查营地时,一个老兵跟他说“近来夜里总听见乌鸦叫,怕是有不祥之事”。当时他只当是老兵迷信,此刻想来,那乌鸦叫的,或许不是营地的不祥,是咸阳的乱。

“公子?”蒙恬见他脸色发白,上前一步,“信上写了什么?”

扶苏把信纸递过去,声音里带着一丝自己都没察觉的颤抖:“胡亥说父皇身体不好,还说赵高跟李斯……在背后议论我。”他顿了顿,忽然抬头看向蒙恬,眼神里多了几分坚定,“蒙将军,你派人去盯着咸阳来的所有信使,一旦有异动,立刻报我。另外,让亲兵营的人加强戒备,尤其是粮仓和军械库,绝不能出半点差错。”

蒙恬心里一凛,他跟着扶苏三年,从未见这位仁厚的公子露出过这样的神情。他拱手应道:“末将明白,这就去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