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几个字在空气中振动,击中我内心最深的渴望与恐惧。
结束长生。
千百年来,我目睹太多离别,承载太多记忆。那些我曾经教过的学生,爱过的人,都已化为尘土。而我依然活着,不断地更换身份,不断地重新开始。
有时候我感到的不是活着,只是还没有死。
“为什么找我?”我低声问。
“因为你是白玉京,天上宫阙的守门人。”他的声音忽然变得庄严,“李白那首诗不是凭空而来。那夜他半醉半醒间窥见天机,笔下所写正是你的本源。”
我愣在原地。千年来,我只当那首诗是李白万千佳作中的一首,从未深想其中关联。
“天上白玉京,十二楼五城。”吴筠吟诵着,手中木杖发出淡淡光晕,“那不是比喻,白玉京。那是一个地方,而你是从那来的。是时候回去了。”
窗外,第一颗星亮起在都市灰紫色的天空。我看着礼堂墙上贴着的标语——“今日我以学校为荣,明日学校以我为荣”,忽然明白了自己千年来为何选择做老师。
我在寻找什么,或者在等待什么。
“我需要时间考虑。”最终我说。
吴筠点头:“三日后的月圆之夜,我在终南山等你。带上诗卷。”
他转身离去,步伐轻盈得不似老人。我独自留在空荡的礼堂,指尖无意识地描摹着诗中那句“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
那夜李白写下这首诗时,是否已知晓我的秘密?是否在暗示我的来历?
第六章 诗心的传承
离校时已是深夜。路过教室,我意外发现高三(7)班灯还亮着。
推门进去,看见林小雨独自坐在桌前,面前摊着语文课本。
“这么晚了还不回家?”我问。
她抬头,眼圈微红:“白老师!我在背诗。明天就要高考了,我想再巩固一下。”
我看着她课本上密密麻麻的笔记,忽然问:“如果不为考试,你最喜欢李白哪首诗?”
林小雨愣了一下,然后微笑:“《静夜思》。虽然最简单,但每次读都能想到家乡的爷爷奶奶。”她轻声吟诵,“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简单诗句在她口中有了生命。那一刻,我看到了诗词千年不灭的力量。
“老师,您今天说的话是真的吗?”她忽然问,“语文是最美的学科?”
我点头:“文字承载思想,诗歌凝聚灵魂。我们读诗,读的不仅是文字,更是千百年来人类共同的情感与体验。”
她若有所思:“那我以后还能向您请教诗词吗?即使毕业了。”
我望着窗外明月,忽然做出决定。
“当然可以。”我微笑着说,“现在先回家好好休息,明天考试不要紧张。”
送走林小雨,我独自走在校园林荫道上。月光透过树叶洒下碎银般的光斑,千年如一日地照耀着这个变迁的世界。
我掏出手机,订了一张前往西安的机票。
无论仙门是否重开,无论长生是否结束,有些东西值得永恒守护。比如一句诗,一轮月,一个学生眼中闪烁的理解之光。
那天在毕业典礼上,我还有半句话没有说完。
如果不是着急赶路,语文应该是最美的学科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