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晚眼睛突然亮了。
她放下筷子:“王书记,我有个主意——黄土坡修引水渠,你们村出三成水管钱,以后两村共用渠水。另外,我们一起搞苹果合作社,黄土坡地势好,负责种优质苹果;你们村有几间闲置厂房,负责搞包装和储存,卖了钱按出资比例分,你看咋样?”
老王停下咀嚼,眼睛直了:“你说真的?能有销路?”
“真的!”林晚拿出手机,翻出之前直播时网友的订单留言,“你看,已经有超市想订我们的苹果了,只要品质好,不怕卖不出去。”
老王算了算账:出三成水管钱,能用上水,还能赚包装的钱,比单独抢水管划算多了。
他一拍大腿:“行!就按你说的来!我这就回村跟村民说去!”
镇干部听说两人达成合作,高兴得直拍手:“林娃,你这脑子真灵!会盘活资源,比我们这些老骨头强!”
傍晚,林晚带着水管分配协议和合作社章程,赶回黄土坡。
村部的空地上,早已围满了村民。周三柱站在石墩上,正唾沫横飞地说:“我就说吧!林娃谈崩了,渠修不成了,你们还把钱给她,不是打水漂吗?赶紧把钱要回来!”
几个村民跟着附和,伸手要林晚退钱。
李婶急得眼泪都掉了,拉着林晚的胳膊:“林娃,这可咋整啊?”
林晚没慌,站上石墩,举起手里的协议:“乡亲们,大家静一静!水管的事谈成了!邻村出三成水管钱,以后两村共用渠水,我们还一起搞苹果合作社,种苹果能赚钱!”
村民们愣住了,议论声渐渐小了。
周三柱跳下来,指着林晚:“你少骗人!邻村能这么好说话?肯定是你答应了啥条件,卖了村里的利益!”
“叔,你别胡说!”
一个声音突然响起,是周三柱的侄子周小明。他从人群里走出来,看着周三柱:“我刚才跟邻村的朋友打电话,他们村确实同意合作,还说以后我们种的苹果,他们帮着包装,能多卖钱!我想种苹果赚钱,你别再拦着了!”
周三柱脸涨成猪肝色:“你……你胳膊肘往外拐!”
“谁能让大家过上好日子,我就跟谁走!”周小明的话,引来一片附和。
“对!能赚钱就行!”
“我信林娃!”
村民们纷纷鼓掌,之前要退钱的人,也不好意思地缩了回去。
周三柱看着满场的掌声,又看了看林晚,嘴唇动了动,最终没说出话,灰溜溜地挤出人群,走了。
第二天一早,引水渠开工仪式,简单却热闹。
挖掘机轰鸣着开进渠沟,一铲子下去,却“哐当”一声,撞上了硬东西。
司机跳下来,扒开泥土,脸色变了:“这底下是硬石层,得买破碎设备才能挖,不然进度得拖半个月,还得加五千块钱。”
林晚心里一紧——她手里的钱,刚够付前期工程款,再加五千,根本拿不出来。
就在这时,镇干部匆匆跑来,手里拿着一张通知:“林娃!好消息!县里有个乡村振兴专项补贴,修引水渠能申请,能补八千块!不过得三天内提交申请材料,你能赶上不?”
林晚攥紧了拳头,看着眼前的硬石层,又看了看通知上的日期——三天,时间太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