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了?不。
怎么可能安全。
那满墙的照片,冰冷的报告,还有最后那行字——“社会性剥离程序”。
它是什么意思?他们要对我做什么?
三天后,日期就在三天后!
恐惧不是潮水般涌来,而是像水泥一样灌满了我的胸腔,沉重得让我无法呼吸。我一直以为自己是命运悲苦但至少经济无忧的孤儿,却原来只是实验室玻璃罩里的一只小白鼠,被观察,被记录,被改造。连那份冷漠,那份对亲情、对社交的天然隔绝感,都可能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被“植入”的?
二十年的认知在瞬间崩塌粉碎。
我颤抖着手摸出手机,下意识地想打电话。打给谁?母亲?她早已有自己的生活,绝不会相信这天方夜谭。朋友?我哪有什么真正交心的朋友。那笔钱和我的冷漠,早已不知不觉地将我隔绝在世界之外。
——社会性剥离程序。
一个可怕的念头窜入脑海:是否我所有的孤独,都是被精心培育的结果?为了让我成为合格的“748号样本”?
冰冷的绝望攫住了心脏。
不行,我不能坐以待毙。
他们知道我发现了吗?大概率知道了。那个办公室,我闯进去,打了人,抢了……我猛地摸向口袋,那本暗红色的档案,我竟然在慌乱中一直紧紧攥着,带了出来!
这是我的罪证,也是我唯一的线索。
我环顾四周,像一只受惊的兔子,迅速闪进一条僻静的小巷。背靠着肮脏的墙壁,我再次翻开那本档案,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跳过那些令人不适的照片和数据,寻找更多关于“他们”,关于这个“程序”的信息。
文件里充斥着代号和专业术语,看得人头昏脑涨。但在一片晦涩中,一个缩写反复出现:“S.E.P.”,后面常跟着“执行单元”、“净化协议”等字眼。
S.E.P.?Social Etiolation Procedure?社会性剥离程序?
还有,“观测者”、“执剑人”、“摇篮”……这些听起来像代号或部门名称。
资金来源指向那个海外空壳公司“星环控股”,但具体的操作和执行,似乎都落在本地,落在那家“先锋咨询”上。
他们到底想干什么?仅仅是为了观察一个情感缺失的人类如何生活?不可能。耗费如此巨大的资金和精力,绝不仅仅是满足科学怪人的好奇心。“启动最终阶段”——这意味着实验接近尾声。而“剥离”这个词,充满了毁灭的意味。
三天后。我必须做点什么。
回家?不,那里绝对不再安全。他们有我大量的生活照片,他们知道我的住址。甚至可能,那里早就被布满了监控。那笔钱买来的舒适巢穴,从来都是一个精心打造的囚笼。
我掏出钱包,里面有少量现金——幸好,为了支付之前的“调查服务”,我取了不少现金,卡里的钱……我不敢再用。谁知道他们是否监控着我的所有账户。
我需要一个地方躲起来,需要弄明白这一切。
我想起了那个帮我调查“星环控股”的灰色渠道,虽然风险极大,但眼下,他可能是我唯一能接触到的、游弋在规则之外的人。
我用街边的公共电话亭(谢天谢地这座城市还有这玩意儿),拨通了一个记忆中的号码。响了几声后,一个沙哑的声音接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