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他的喉咙像是被什么堵住了,呼吸变得困难。那些被他刻意遗忘的记忆,如今无比清晰地重现眼前。

这件大衣是苏晚走前一个月送来的。那天是周六,他刚结束一个漫长的视频会议,头痛欲裂。门铃响起时,他正为项目中的一个难题烦躁不已。

打开门,苏晚站在门外,穿着浅驼色外套,手里拎着这个帆布包,脸色比平时白了些。

“怎么突然来了?我下午还要去公司。”他语气里带着不耐烦。

苏晚把包递过来,指尖碰了碰他的手背,又很快收回:“降温了,给你织的大衣,你试试合不合身。”

他接过包随意搭在玄关柜上,拉链都没拉开:“先放这儿吧,我赶时间。”说完就转身拿车钥匙,没看见苏晚站在原地,手指反复绞着衣角,嘴唇动了动,最终只说:“那你记得穿,别冻着。”

现在回想起来,那天苏晚的脸色苍白得不正常,声音也比平时虚弱许多。但他满脑子都是下周要提交的竞标方案,根本没心思注意这些细节。

后来方案中标,他在庆功宴上喝到酩酊大醉,回到家看见玄关柜上的帆布包,随手拎进了衣柜,想着“改天再试”,这一改,就改到了苏晚离开这座城市。

陈砚舟痛苦地闭上眼睛,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大衣上细腻的针脚。他无法原谅自己,为什么当时没有注意到苏晚的异常,为什么没有发现她日渐消瘦的身影背后隐藏的痛苦。

苏晚走的那天没告诉他。

是他三天后想起要找一份文件,可能在她那里,给她发消息时,才发现对话框里弹出“对方已开启好友验证”。他愣了愣,以为是手机出了问题,又打她电话,听筒里只有机械的“您所拨打的号码已停机”。

他第一次慌了神,驱车赶到她租的公寓。那是个老式小区,楼道里昏暗潮湿,与他现在居住的高档公寓形成鲜明对比。苏晚曾经说过喜欢这里的人情味,说邻居阿姨会送她自己腌的咸菜,楼下的大爷会帮忙收快递。

现在,那扇熟悉的门紧闭着,门锁已经换了新的。他敲了半天门,没有人应答。

对门的邻居阿姨开门倒垃圾,看见他站在门口,叹了口气:“小姑娘三天前就走了,走的时候还问我,你有没有来送过她。”阿姨顿了顿,从兜里掏出一张纸条:“这是她留给你的,说你要是来了,就给你。”

纸条上是苏晚的字迹,还是那样清秀:“陈砚舟,大衣记得试,不合身的话,我没法再改了。我走了,不回来了。”没有落款,没有日期,就像她的人,总是安安静静地来,又安安静静地走,从不会给他添麻烦。

他那时候还没明白,苏晚的“不回来”意味着什么。他甚至觉得她在闹脾气,等过段时间气消了,就会像以前一样,捧着热牛奶出现在他书房。

直到一周后,他收到一个快递,里面是苏晚归还的他公寓的钥匙,还有一本他们一起买的书——《小王子》。书里夹着一张书签,上面写着:“真正重要的东西,是用眼睛看不见的。”

他看着那熟悉的字迹,忽然意识到,苏晚可能真的不会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