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第一章 河内少年与“风痹”之戏

建安六年的那个春日,我正坐在自家庭院中的槐树下翻阅《孙子兵法》,忽闻门外马蹄声急。管家匆匆来报,说是司空曹操派使者前来征召。我手中的竹简"啪"地一声落在地上,茶盏也应声而翻,温热的茶水在案几上蜿蜒流淌,如同我此刻纷乱的心绪。

"公子,"管家低声问道,"该如何回复使者?"

我沉吟片刻,心中已有计较。这些年,我司马懿虽在河内小有名声,却从未想过要投身曹操帐下。那位"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人物,让我本能地感到警惕。

"你去回复使者,就说我突发风痹,卧床不起,实在无法应召。"我缓缓道,心中已开始盘算如何将这出戏演得逼真。

管家面露难色:"可是公子,曹司空的使者恐怕不会轻信..."

"我自有分寸。"我摆手打断他,"你去准备些药草,再请个郎中过来。这场戏,总要做得周全。"

接下来的日子里,我整日卧病在床,就连兄弟们前来探望,也只见我面色苍白,言语无力。三弟司马孚最是关切,坐在卧榻前忧心忡忡:"二哥这病来得突然,可要保重身体啊。"

我勉强笑道:"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若是天意要我如此,强求也无益。"心中却暗忖:这场戏演得越真,越能瞒过曹操的耳目。

然而真正的考验还在后头。那日月黑风高,我正假寐,忽觉房中似有异动。微睁双眼,只见一个黑影悄无声息地立在榻前,手中寒光闪烁,竟是一把明晃晃的短刀。

我心头一紧,却仍保持呼吸平稳,连眼皮都不敢稍动。那刀锋越来越近,几乎要触及我的咽喉。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我忽然灵机一动,装作梦中呓语:"水...水..."

那黑影明显一怔,刀锋稍退。我趁机翻了个身,面朝里侧,继续发出均匀的呼吸声。良久,才听得一声轻微的叹息,那黑影如来时一般悄无声息地离去。

待确定人已走远,我才敢睁开双眼,后背早已被冷汗浸透。好个曹操,果然多疑至此!

翌日,司马孚又来探望,我将昨夜之事略作修饰告知于他。孚弟大惊:"曹孟德竟派人行此等手段!"

我苦笑道:"在这乱世之中,想要保全性命,保全家族,不得不处处小心。曹公雄才大略,但生性多疑,我若此时投效,恐怕难以善终。"

孚弟沉吟道:"二哥所见极是。只是曹公势大,若是强征,又当如何?"

"能推一时是一时。"我望向窗外,"如今天下大乱,群雄并起,谁胜谁负尚未可知。我司马家世代为官,更当谨慎行事。"

就这样,我以风痹之疾推辞了曹操的征召,这一推就是七年。七年间,我密切关注天下大势,看着曹操一步步统一北方,击败袁绍,征讨乌桓,权势日盛。我知道,迟早有一天,我还是逃不出他的手掌心。

建安十三年春,曹操已贵为丞相,再次遣使来召。这次的使者态度强硬,直接放下话来:"若复盘桓,便收之。"

我知道,这一次再也推脱不得了。

临行前夜,父亲将我叫到书房。烛光摇曳中,父亲的神色格外凝重:"仲达,此去许都,切记'潜龙勿用'之理。曹孟德非常人,你在他麾下,当时时谨慎,处处留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