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2 第二章 诡异的“关照”

几天过去,论坛里的愤怒渐渐平复,但那条评论像根刺,扎在我心里。

直到小雨爸爸张启明的出现,让这根刺开始隐隐作痛。

小雨是我班上一个七岁的小姑娘,有点内向,但身体条件不错,练舞很刻苦。

她爸爸张启明平时话不多,接送孩子总是彬彬有礼,是那种看起来事业有成、很体面的中年男人。

但最近,这份“体面”有点变味。

先是接送小雨时,他的话明显多了起来。

不再是简单的“老师好”、“老师再见”,而是会驻足聊上几句。

“林老师,小雨回家总说最喜欢您的课,说您教的技巧特别独到,其他地方学不到。”他笑着说,眼神却在我脸上多停留了几秒。

我礼貌点头:“谢谢,小雨也很努力。”

“是啊,我们就是看中您的专业才来的。听说您之前还在省团待过?真是屈才了。”他语气里的奉承让我有些不自在,莫名联想到了帖子里的“第一步:捧杀”。

接着是“不经意”的肢体接触。

递给我小雨的水杯时,他的指尖“无意”地擦过我的手背。

我猛地缩回手,水杯差点掉地上。

他却像什么都没发生,依旧笑容和煦。

有一次我弯腰指导小雨做一个地面动作,他突然凑近,几乎贴到我身后,指着小雨的脚说:“这里是不是没绷直?”温热的呼吸喷在我耳后,我像被烫到一样瞬间弹开,心脏怦怦直跳。

“第二步:制造特殊关联。”帖子里的字句在我脑中尖叫。

微信上也开始不安分。

晚上九点多,他会发消息:“林老师,刚加完班吗?看到工作室灯还亮着,辛苦了。”配一个咖啡的表情。或者:“下雨了,林老师带伞了吗?需不需要顺路送您?”我通常已读不回,或者隔很久回一个官方无比的“谢谢,不用”。

最让我警惕的是那次他试图塞给我一张购物卡。

趁着我收拾音响的功夫,他迅速把卡塞向我外套口袋:“林老师,一点小意思,感谢您对小雨的费心。”

我像碰到毒蛇一样猛地后退,卡掉在地上。

我脸色肯定很难看,语气是从未有过的生硬:“张先生!请您拿回去!我们这不兴这个!对每个孩子我都会尽心!”

他愣了一下,眼底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愠怒,但很快被尴尬的笑容掩盖:“哎呀,没别的意思,就是一点感谢……”

“不需要。”我斩钉截铁地打断,弯腰捡起卡塞回他手里,“请您尊重我也尊重您自己。”

他讪讪地收了回去,眼神却复杂地在我脸上转了一圈。

那一刻,我几乎可以肯定,这不是我的错觉。

那些“巧合”太过精准地复刻了网络上的恶毒计策。

一股寒意裹挟着恶心涌上心头。

我看着眼前这个衣冠楚楚的男人,无法将他与那阴损的计谋联系起来,但我的直觉疯狂预警。

3 第三章 蛛丝马迹

怀疑的种子一旦种下,就会疯狂滋生。

我开始刻意回避张启明。

要求所有沟通尽量在家长群里进行;如果他来接送,我一定确保有其他老师或家长在场;他的微信消息,我一律设置不提醒,冷处理。

我的冷淡似乎并没有让他知难而退,反而有种……激起了他胜负欲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