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我的眼神,探究中多了几分固执,甚至是一丝隐秘的挑衅。
转折发生在一个周四的傍晚。
他又一次借口咨询小雨的情况,在工作室门口堵住我,絮絮叨叨说了许多,再次试图把话题引向私人领域。
我耐着性子,反复强调:“小雨很好,有问题请在上班时间沟通。”并试图离开。
他情急之下,竟伸手想拉我的手腕。我迅速躲开,厉声道:“张先生,请自重!”
他僵在原地,脸色变了变。
在我转身欲走的瞬间,我清晰地听到他压低声音,几乎是含混不清地嘟囔了一句:“……‘冰山’也得慢慢焐……不信拿不下……”
“冰山”?“拿下”?
这两个词像电流一样击中我!
那个帖子!那个支招的评论里,就有类似的说法!
评论里形容目标老师“傲”,建议“温水煮青蛙”,要“慢慢拿下”!
心脏狂跳起来,血液冲上头顶。
我几乎是跑回休息室,反锁了门,颤抖着手重新下载了那个几乎快要遗忘的本地论坛APP,疯狂地翻找历史记录。
万幸,帖子还在。
我直接翻到那条恶臭的评论,屏住呼吸,逐字逐句地重新阅读。
越看,心越凉。张启明近期的言行,几乎就是这份“行动指南”的现实版演绎!
不,不能几乎。我必须确认!
我强迫自己冷静,开始像个侦探一样研究那个发恶评的乱码ID。
他的历史发言不多,大多是在类似板块吹嘘一些人际操纵的“技巧”,语气充满令人不适的优越感。
我注意到他给几个本地八卦帖子点过赞。
然后,我看到了一个被他点赞过的、关于学区房讨论的帖子。
发帖人是一个名字很正常的ID,叫“启明灯”。
鬼使神差地,我点进了“启明灯”的主页。
主页内容不多,几条转发的工作相关文章,零星几个点赞。
但其中一张被点赞过的图片,是某个高端楼盘的宣传照,拍摄角度和张启明几个月前发在朋友圈里的一模一样!
而张启明的微信名,正是“启明灯”!
轰的一声,大脑一片空白。
是他!真的是他!
他不仅看到了那条评论,点了赞,他还真的把它当成了教科书,用在了我身上!
愤怒、恶心、被窥视、被算计的恐惧瞬间淹没了我。
我瘫在沙发上,浑身发冷。
4 第四章 深渊窥视
知道了对手是谁,以及他的情报来源,我反而奇异地冷静了下来。
恐惧还在,但更多的是一种被点燃的斗志。
我不能坐以待毙,任由他按照那个恶心的剧本摆布。
我再次点开那个帖子,忍着生理不适,仔细翻阅下面的评论区和私密群链接。
我发现那个乱码ID和几个同样言辞粗鄙的ID经常互动,形成一个恶臭的小圈子。
其中有一个ID,头像是一只戴着手表的男人的手,表盘款式我很眼熟——张启明也有一块同样牌子的表,他接送孩子时偶尔抬手看时间,我瞥见过几次。
这个ID的发言风格,时而附和“恶师”,时而分享一些自己“试探”的“经验”,用词和下流程度与张启明微信上试探我的语气惊人相似。
他甚至在群里说:“最近盯上个教舞蹈的,盘亮条顺,就是有点傲,不过越傲越带劲。正在按计划进行,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