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阴影初现
医院的空调开得太足了,李默不禁打了个寒颤。
他搓了搓手,盯着脚下已经磨损的地砖缝隙,数着那些细微的裂纹。
十三条,他心想,这个数字不吉利。
“李默,请到三号诊室。”
他猛地抬头,像是课堂上走神被老师点名的小学生。
穿着白大褂的护士面无表情地看着他,手里的文件夹啪嗒一声合上。
诊室里的医生年轻得令他惊讶。
不会超过三十五岁,李默估摸着,那副金边眼镜后的眼睛甚至还没有生出鱼尾纹。
“李先生,您的体检报告有些...异常。”
医生的手指轻轻敲击着电脑屏幕,“我们建议您做进一步检查。”
李默的心沉了一下,随即又觉得可笑。
每年体检都是这一套,吓唬人做更多花钱的检查罢了。
“什么异常?”
医生推了推眼镜,“我们在您的肺部发现了一个阴影,大约三厘米。需要做穿刺活检才能确定性质。”
李默忽然觉得喉咙发干。“癌?”
这个字从他嘴里溜出来,轻得几乎听不见。
“有可能。”医生的语气平静得像在讨论天气,“但也有可能是良性肿瘤或者感染。我们需要进一步确认。”
接下来的话李默几乎没听进去。他只记得医生说什么“早期发现是幸运”、“现代医学很先进”之类的套话。
等他回过神来,已经站在医院门口,手里捏着一份预约单,下周一下午两点做穿刺活检。
2 书店沉思
北京的秋天来得突然,一阵冷风卷起地上的落叶,打了个旋,又无力地落下。
李默竖起衣领,慢慢向地铁站走去。他本该直接回单位,但却在路过一家小书店时鬼使神差地走了进去。
书店老板是个满头银发的老人,正趴在柜台后面打盹。
李默轻手轻脚地穿过一排排书架,最终在文学区停下。
他的手指拂过那些装帧精美的书籍,忽然感到一阵尖锐的嫉妒。
这些人都成功了,他们的文字被印成铅字,被摆放在书店里,被读者带回家中细细品读。
而他的稿子,却一次又一次地被退回。
十年了。
自从那篇获得青年文学奖的小说后,他再也没有写出任何值得出版的东西。
起初是杂志社的退稿,后来连他自己都开始怀疑自己的才华是否只是昙花一现。
手机在口袋里震动,把他从沉思中惊醒。是主编王志强。
“李默,你在哪?三点钟的选题会你不打算参加了是吗?”
李默瞥了一眼手表,两点五十。
他居然在书店里发呆了半个多小时。
“马上到,王主编。我刚从医院回来,体检有点小问题。”
电话那头顿了一下,语气稍微缓和:“没什么大事吧?”
“应该没事。”李默边说边快步走出书店,“十分钟就到。”
“尽快。今天要讨论下季度重点选题,你也知道集团现在的情况,不能再推那些没人看的小众作品了。”
电话挂断了。李默小跑着冲向地铁站,感觉自己像个被线牵着走的木偶。
会议室里的空气凝重得能拧出水来。
长桌尽头,王志强正唾沫横飞地讲解着最新的市场分析报告。
“数据显示,现在最受欢迎的是快节奏、强情节的作品。读者没有耐心看那些无病呻吟的心理描写和冗长的环境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