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周凤鸣:与媚娘共铸盛世
第一章 紫电穿云,异世魂归长安
长安西市,贞观二十三年暮春。
一阵突如其来的紫电劈开云层,直坠热闹的绸缎铺前,惊得集市上的商贩百姓纷纷避让。待电光散去,一个身着奇装异服的青年跌坐在青石板上,正是从二十一世纪穿越而来的沈砚。他怀里还揣着刚在考古研究所借来的《考工记》《鲁班经》抄本,以及一台装有墨家机关术复原资料、现代物理化学知识库的便携终端 —— 此刻屏幕还亮着,正显示着武则天生平年表。
“这是…… 哪里?” 沈砚揉着发疼的额角,抬眼望去,只见周遭建筑飞檐斗拱,街上行人宽袍大袖,腰间佩刀的金吾卫昂首而过,耳边是此起彼伏的 “郎君”“娘子” 呼唤,还有商贩叫卖 “胡饼”“酪浆” 的吆喝声。他猛地摸出终端,信号栏一片空白,却在相册里看到自己刚拍的乾陵无字碑照片,再对照眼前景象,心头巨震:“难不成…… 穿到唐朝了?”
正恍惚间,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传来,人群惊呼着散开。沈砚下意识侧身躲避,却见一辆装饰素雅的马车失控冲向路边,车轮眼看就要碾到一个蹲在地上捡发簪的少女。那少女身着浅绿襦裙,梳着双丫髻,虽略显慌乱,却难掩眉眼间的清丽与倔强 —— 正是随父亲武士彟调任长安不久的武媚娘,时年十四岁,尚未入宫。
千钧一发之际,沈砚脑中闪过《鲁班经》里 “急制驻车楔” 的法子,飞速抄起路边摊贩的两根木楔,运用现代力学原理,斜插入马车后轮与地面之间。只听 “嘎吱” 一声,疾驰的马车竟稳稳停下,车辕上的车夫惊出一身冷汗,忙跳下来查看。
武媚娘惊魂未定地站起身,理了理裙摆,看向沈砚的眼神满是感激:“多谢郎君出手相救,敢问郎君高姓大名?” 她声音清脆,带着少女特有的软糯,却又透着一股不同于寻常闺阁女子的镇定。
沈砚拱手回礼,尽量模仿古人语气:“在下沈砚,偶然路过,举手之劳罢了。姑娘无恙便好。” 他目光扫过媚娘腰间的双鱼玉佩,忽然想起史料记载武士彟曾得高祖赏赐此等玉佩,心中已有定论,却不动声色地岔开话题,“姑娘马车似是轮轴松动,若不嫌弃,在下略懂些木工之术,可帮姑娘修缮一二。”
媚娘眼中闪过诧异,却也不扭捏,点头道:“那就有劳沈郎君了。”
沈砚取来马车工具箱,借着检查轮轴的机会,悄悄用终端查阅 “唐代马车构造” 资料,又结合鲁班制造术中的 “榫卯加固法”,只用半个时辰便将马车修好,还巧妙地在轮轴处加了个小小的机关卡扣,能减少磨损。媚娘看他动作娴熟,手法精妙,不似寻常匠人,心中更是好奇:“沈郎君这般技艺,倒不像是寻常读书人。”
“略通皮毛罢了。” 沈砚笑了笑,收起工具时,终端屏幕不小心亮了一下,映出 “武则天称帝历程” 的标题。媚娘眼角余光瞥见,虽不认得那些奇怪的符号(现代简体字),却对 “武” 字格外敏感,正欲追问,却听车夫催促:“小娘子,时辰不早了,该回府了。”
媚娘只好作罢,取出碎银相赠,被沈砚婉拒。她便取下腰间双鱼玉佩的一半,递过去:“此玉佩乃家父亲手所制,一分为二,若日后沈郎君有需,可持此佩到应国公府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