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你快来看!”她几乎叫出声,又赶紧捂住嘴。
屏幕上,两条来自截然不同领域的波形图,在经过复杂的算法对齐和缩放后,竟然呈现出惊人的相似性。脉冲的集群爆发、静息期、峰值间隔的规律……虽然尺度天差地别,但其底层模式存在着无法忽视的统计学上的同构性。
“这……这怎么可能?”凯感到头皮发麻。来自混沌外部的信号,竟然映射着人类大脑活动的韵律?
“也许不是‘像’,”莉娜的眼睛在屏幕微光的映照下亮得吓人,“也许它就是同一种东西!只是……规模不同。”
一个疯狂的想法在狭小的宿舍里滋生。
“如果……如果时间泡泡不是一个保护罩,”凯缓缓说道,声音干涩,“如果它是一个……神经元细胞呢?”
莉娜接上了他的思路,语速飞快:“而整个泡泡网络,所有幸存的人类据点,共同组成了一个巨大无比的……大脑?一个宇宙尺度的意识结构?”
这个想法太过骇人听闻,几乎颠覆了他们对自身和宇宙的所有认知。他们以为自己在孤军奋战,延续文明,但实际上,他们可能只是一个更大整体中微不足道的一部分,一个正在思考的器官里的微小电信号?
脉冲信号,难道是来自其他“神经元”的信息?或者是来自这个“宇宙大脑”本身的指令?
他们需要证据,更需要理解这信号的含义。简单的对比分析已经不够了。他们需要更直接的方法——尝试与信号进行交互。
“稳定锚的核心接口,”凯看向莉娜,眼神凝重,“我们可以短暂地调整它的收发模式,不是仅仅接收,而是……向外发送一个简单的回应脉冲。看看会发生什么。”
这是一个巨大的飞跃,风险呈指数级上升。主动向未知的外部发送信息,可能引发的后果无人能料。这不再是观察,而是触碰。
莉娜深吸一口气,脸上混合着恐惧和极度兴奋。
“就像伸手去触摸一个沉睡巨人的神经末梢。”她轻声说,点了点头。
计划就此定下。他们将要进行一场前所未有的实验,不仅是为了满足好奇心,更是为了触碰那个可能隐藏在时间废墟之后的、关于人类存在本质的终极真相。
第五章:裂隙实验
计划周密而大胆。他们需要利用一次预定的、短暂的稳定锚周期性谐波校准窗口。在此期间,主系统的安全协议会短暂放宽,以允许进行微调,同时监控日志会有一定的延迟记录,这是系统设计的固有缺陷,如今成了他们的机会。
莉娜编写了一个伪装成标准校准脚本的程序,它的核心功能却是在校准开始的第37秒,短暂地将稳定锚外围的一个辅助传感器阵列重新定向,并使其功率提升400%,朝信号来源的方向发射一个极其简短的编码脉冲——一个由凯设计的、代表质数序列的数学问候。
凯则负责在现场进行实体操作和掩护。他需要手动Override一个小型冷却回路的流量阀,制造一个微不足道、但足以在系统里留下合理“维修记录”的异常,以此来解释他们为何会在这个时间点出现在核心接口附近。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维护舱内,巨大的稳定锚发出恒定的低鸣,蓝色的光晕流转不定,映照着凯和莉娜紧张的面庞。空气中弥漫着臭氧和一种近乎凝滞的寂静,仿佛连时间本身都在屏息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