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炉膛里的火苗变成橘黄色时,林舟用自制的长柄钳夹起一块轴承钢坯放进去。汗水顺着额角流进眼睛,辣得他睁不开眼。他想起车间里的高频淬火机,按下按钮就能精确控温,可现在只能靠眼睛观察、凭手感判断。
"叮铃铃 ——" 自行车铃声打断了他的专注。林舟慌忙用铁皮盖挡住炉膛,却见个梳着麻花辫的姑娘站在煤棚外,手里拎着个铝饭盒。
"我是市科委的苏婉,赵师傅生前给我写过信。" 姑娘举着介绍信,目光落在那些奇形怪状的设备上,"他说如果遇到麻烦,可以找你了解厂里的技术情况。"
林舟的心提到了嗓子眼,直到看到介绍信末尾赵师傅的签名才松了口气。苏婉打开饭盒,里面是两个白面馒头和一碟咸菜:"赵师傅说你最爱吃这个。"
"赵师傅他..." 林舟的声音有些哽咽。苏婉垂下眼睑:"上周在车间抢修设备时突发心梗,走得很安详。他留给我一个任务,要查清厂里技术流失的真相。"
炉膛里的钢坯发出红光,林舟突然想起什么:"苏同志,能不能帮我个忙?" 他从帆布包抽出那张苏联图纸,"这上面的合金配比,科委的实验室能检测吗?"
苏婉眼睛一亮:"这是... 苏联专家的原始图纸?我们正在整理建国初期的技术档案!" 她小心翼翼地捧着图纸,"检测没问题,但你得告诉我这东西的来历。"
林舟把铁盒的故事和盘托出,包括自己被诬陷的经过。苏婉听完握紧拳头:"王厂长最近频繁接触外商,我怀疑他们在倒卖技术!这些图纸就是证据!"
这时炉膛传来 "噼啪" 声,林舟惊呼不好,冲过去打开炉门 —— 钢坯已经烧得发白,超过最佳淬火温度了。他懊恼地蹲在地上,苏婉却指着冷却后的钢坯说:"别灰心,虽然晶粒粗大了,但这种土办法能做到这个程度已经很了不起。"
她从挎包里拿出个笔记本:"我帮你查了资料,市里的农机厂有台闲置的工业测温仪,我们可以申请借用。另外,赵师傅的信里提到你改良的轴承图纸,能给我看看吗?"
林舟眼睛一亮,从床底下翻出被油污浸透的图纸。苏婉越看越惊讶:"你把苏联的滑动轴承改成了滚动结构,还优化了保持架设计... 这在农机领域能减少 30% 的能耗!"
夕阳透过煤棚的缝隙照进来,在图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两个年轻人的影子依偎在一起,像极了图纸上相互支撑的轴承结构。
第三章 明暗较量
一周后的清晨,林舟推着自行车走进农机厂大门。车后座绑着精心打磨的轴承样品,车把上挂着苏婉帮忙申请的测试报告。他要参加市里举办的农机配件招标会,只要能通过专家评审,就能拿到批量生产的订单。
招标会设在市政府礼堂,林舟刚签到就遇见了熟人 —— former 车间主任现在的副厂长张涛。对方皮笑肉不笑地拍他肩膀:"小林,听说你在搞轴承改良?年轻人有想法是好,但别好高骛远。"
林舟攥紧样品盒:"张厂长,我的技术已经通过市科委检测。"
"哦?苏科长亲自帮你跑的吧?" 张涛的眼神带着讥讽,"可惜啊,这次招标的技术顾问是王厂长,你的东西恐怕没机会露面。"
林舟强压怒火找到自己的展位,把轴承样品摆在铺着红布的桌上。旁边展位的老板凑过来:"小伙子,第一次参加?知道这次标王是谁吗?东方机械厂,王胖子的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