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内容上线后,效果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条漫第一期《当霸道总裁曹植爱上我》,单篇阅读量突破了 1.2 万。结合子非老师的直播访谈,我们出版社那几本尘封已久的古籍类图书,线上销量在一个月内增长了 30%。
在月度总结会上,我们团队毫无悬念地拿下了“最佳协作奖”。陈姐亲自给我们颁发奖金,她拍了拍我的肩膀,低声说:“看来,你开始懂了。”
我看着台下为我鼓掌的三个组员,他们脸上洋溢着和我一样的兴奋与骄傲。我第一次深刻地理解到,1+1+1,原来可以远远大于 3。这种成就感,比我自己拿奖,要强烈十倍。喜悦像一颗投入湖心的石子,荡开的涟漪持续了很久。我们团队成了办公室的明星,连午饭时间都有其他组的同事过来取经。
“晚姐,你们那个条漫是怎么想到的?太绝了!”
“小林,你现在可真行啊,陈姐都夸你。”
我嘴上谦虚着,心里那点小得意,几乎要从嘴角溢出来。我开始觉得,新媒体似乎也没那么难。只要找对了路子,成功不过是水到渠成。
这份得意,在第三周的周三下午,被一盆冷水浇得透心凉。
运营妹子小雅举着手机,脸色发白地冲到我工位旁。“晚姐,你看!”
我接过手机,屏幕上是我们的竞品——“文化速评”的公众号。一篇推文的标题刺入我的眼睛:《我们把〈山海经〉做成了实体盲盒,第一批已售罄!》。
点进去,是设计精美的盲盒包装,每一款都对应《山海经》里的一只异兽。宣传视频拍得像电影预告片,节奏飞快,特效炫酷。用户下单后,会随机收到一个盲盒,里面除了异兽的实体模型,还有一张解读卡片,扫码可以听一段 3 分钟的音频讲解。
评论区已经炸了。
“这创意谁想的?给我加鸡腿!”
“冲了冲了,已下单!希望能抽到九尾狐!”
“文化速评牛逼!这才是年轻人想要的文化产品!”
我一页页往下翻,手脚渐渐冰凉。他们的数据更惊人,这篇推文发布不到 24 小时,阅读量 10 万+,点赞过万。那个刺眼的“已售罄”标签,像一个巨大的嘲讽。
“他们……他们上周才开始预热。”小雅的声音带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