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2008年的金融危机,像场突如其来的台风,刮得珠镇的工厂倒了一片。利达鞋厂的订单一夜之间没了,赵建军卷着钱跑了,留下一仓库没缝完的鞋面和十几个讨薪的工人。林秀兰把补鞋摊搬到了利达鞋厂门口,支起个牌子:“来料加工,手工布鞋,一双十块。”阿发每天跟着她,帮着叼送布料,工人来领活时,他就蹲在旁边,看着她们把利达鞋厂的鞋面改成布鞋,针脚还是那熟悉的“密缝法”。有天傍晚,一个工人拿着刚做好的布鞋,试探着说:“老板娘,这鞋要是拿到网上卖,肯定有人买。”林秀兰愣了愣,摸了摸阿发的头:“晓星在学校学电脑,说不定真能试试。”阿发抬起头,看着林秀兰眼里重新燃起的光,尾巴摇得更欢了。

那年冬天特别冷,晓星放寒假回来,真的在网上开了个小店,叫“老周布鞋”。她把布鞋的照片拍下来传到网上,阿发就趴在她脚边,看着她在键盘上敲字。屏幕的光映在晓星脸上,她认真的样子,和小时候趴在鞋厂桌子上,看他画图的模样,重叠在一起。有个客户留言问“是不是珠镇周记鞋厂的手艺”,晓星盯着屏幕,眼泪一下子涌了上来。阿发用爪子拍了拍她的手背,喉咙里发出低低的呜咽,他想告诉她,是,这是周记鞋厂的手艺,是他的手艺,是他和林秀兰、和那些女工们,一起一点点琢磨出来的。

2010年的冬天来得又早又急,风跟刀子似的,刮在脸上生疼。林秀兰在整理阁楼的旧物时,翻出了那个藏在木箱底的牛皮账本。阿发凑过去闻,熟悉的牛皮味混着淡淡的血腥味扑面而来——这是他的账本,里面记着赵建军当年伪造偷税单据的线索,是他洗清冤屈的关键。林秀兰刚要翻开,巷口突然传来赵建军的声音:“林秀兰,你是不是找到账本了?”

阿发猛地站起来,毛发竖了起来,喉咙里发出威胁的低吼。赵建军穿着皮夹克,身后跟着两个壮汉,径直走到补鞋摊前,眼神恶狠狠的,“把账本交出来,不然我让你们在珠镇待不下去。”林秀兰把账本抱在怀里,往后退了一步,声音发颤却很坚定:“这是老周的东西,你别想抢!”

赵建军伸手就要抢,阿发突然扑了上去,死死咬住他的手腕。赵建军疼得大叫,抄起旁边的砖头就砸向阿发的头。“砰”的一声,阿发觉得脑袋一阵剧痛,血顺着额头流下来,糊住了视线。但他没松口,反而咬得更紧,直到林秀兰哭着喊“阿发,快松口”,他才慢慢松开,用尽最后一点力气,把账本拖到林秀兰脚下,用身体护住。

赵建军捂着流血的手腕,骂骂咧咧地走了。林秀兰蹲下来,抱着阿发的头,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掉在他的伤口上。阿发的呼吸越来越弱,他最后看了一眼林秀兰怀里的账本,尾巴轻轻扫了扫她的手——他守住了账本,守住了他的念想,守住了他想给林秀兰和晓星的公道。

林秀兰把阿发埋在原周记鞋厂的墙角,那里种着棵桂花树,是当年周德发亲手栽的。她把账本缝进了晓星的书包夹层,摸着树干,声音哽咽:“老周,阿发走了,它跟你一样,是个忠心的。”风一吹,桂花簌簌落下,落在坟头,像撒了把碎金。阿发的意识渐渐模糊,最后只剩下桂花的香气,和林秀兰的哭声,在他耳边萦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