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陈凯气得在办公室里砸了杯子,他打电话给我,破口大骂,说我背信弃义,是行业的败类。

我只是平静地告诉他:“陈总,良禽择木而栖。你那棵树,连浇水的钱都快没了,还指望鸟儿在上面搭窝吗?”

我们的产品,在经过两个月的封闭开发后,正式命名为“烙印”,取“烙饼”的谐音,也寓意着,要给这个行业,留下属于我们自己的印记。

“烙印”1.0版本,正式上线。

没有开发布会,没有做大规模的宣传。

我只是让苏晴,帮我把它推荐给了她投资的几十家初创公司。

然后,口碑,就像病毒一样,炸开了。

“我操!这个‘烙印’系统也太牛逼了吧?比我们现在用的这个垃圾协同软件好用一百倍!”

“界面简洁,功能强大,最重要的是,他妈的没有一个多余的功能!简直是强迫症的福音!”

“听说开发团队才三十多个人?这效率,秒杀那些几千人的大厂啊!”

用户的好评,雪片般飞来。

我们后台的用户增长曲线,几乎是一条垂直向上的直线。

我知道,我们赌对了。

用户,早就厌倦了那些臃肿、复杂、充满了各种华而不实功能的大厂产品。

他们需要的,就是一个纯粹的,能解决问题的工具。

而“烙ou印”,就是这样一把锋利的,能切开所有工作流程中顽疾的手术刀。

上线第一个月,我们的付费企业用户,就突破了一千家。

这个数字,让整个行业都为之震动。

陈凯,也终于感到了害怕。

他开始模仿我们的产品。

他把他那个堆满了各种垃圾概念的“奇点系统”,砍掉了一大半的功能,像素级地抄袭我们的“烙印”。

甚至,他还抢在我们前面,开了一场盛大的产品发布会。

发布会上,他依旧意气风发,把“烙印”的核心理念,偷换概念,说成是他自己早就有的想法。

“我们‘奇点’,才是真正为用户着想的产品!某些靠抄袭和挖墙脚起家的小公司,是走不远的!”他在台上,含沙射影地攻击我们。

我当时,就在发布会的台下,静静地看着他拙劣的表演。

小李和阿强气得脸都绿了,要冲上去跟他理论。

我拉住了他们。

“别急,”我淡淡地说,“让他飞一会儿。”

“狗,改不了吃屎。”

果然,陈凯的“奇点”简化版一上线,就成了业界的笑话。

因为他只抄了我们的“形”,没抄到我们的“神”。

他不知道,我们简洁的界面背后,是几百万行优化到极致的代码。

他不知道,我们流畅的用户体验背后,是对上千个工作场景的深度分析和模拟。

他的产品,就像一个东施效颦的丑女,bug频出,用户体验一塌糊涂。

上线不到一周,就被用户骂得狗血淋头。

陈凯的投资人,也开始坐不住了。

他们当初投钱,是投给“行业颠覆者”陈凯的,不是投给“山寨小王子”陈凯的。

我听说,在一次董事会上,陈凯被投资人指着鼻子骂了半个小时。

而就在这时,我给他送上了一份大礼。

我让法务部,整理了所有陈凯抄袭我们产品的证据,一纸诉状,把他告上了法T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