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第二天一早,林野带着日记和陈默去了老城区的钟楼。钟楼已经废弃多年,墙面爬满爬山虎,深绿的藤蔓把砖缝都填得满满当当,第三层的窗户玻璃碎得只剩框架,风从窗口灌进去,发出呜呜的响声,像谁在哭。

陈默踩着生锈的铁梯往上爬,铁梯发出“吱呀”的响声,像是随时会断掉。林野在下面举着手电筒,光束里浮动着无数灰尘,落在陈默的西装上,沾出点点白痕。

“找到了!”陈默的声音从上面传来,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他手里拿着个牛皮纸包,纸包被油纸裹了好几层,边缘有些破损,露出里面的照片一角。他小心翼翼地打开纸包,里面是半张照片,边缘的撕痕和日记里的那半严丝合缝。

拼在一起的照片里,苏晓然穿着浅蓝学生装,梳着齐耳短发,嘴角带着浅浅的笑,眼睛弯成了月牙。陈景明站在她身边,穿着中山装,袖口的梅花补丁在阳光下格外清晰。背景是钟楼的表盘,指针指着三点——正是他们当年约定的时间。照片的右下角,还有行小字:“景明与晓然,民国三十二年秋,于钟楼。”

林野忽然觉得肩上一轻,像是有片羽毛落了又飘走。他抬头时,看见三楼的窗沿上,浅蓝的身影晃了晃,苏晓然的脸上带着笑,手里虚虚抱着那本不存在的相册,慢慢化作光点,消散在风里。他听见极轻的一声“谢谢”,混着钟楼顶的风,吹得爬山虎叶子沙沙响,像是谁在轻轻点头。

陈默把完整的照片贴在日记里,用透明胶带小心地粘好,递还给林野:“这本日记,该留在你这里。我爷爷等了一辈子,终于等到了,他会放心的。”他顿了顿,又说,“如果苏奶奶的魂灵还在,麻烦你告诉她,我爷爷没有忘记约定,他只是……走得慢了点。”

林野接过日记时,指尖碰到个冰凉的东西。他低头看,是枚铜铃,挂在三楼的砖缝里,被爬山虎的藤蔓缠着,铃身上刻着个“雅”字,笔画里还留着些绿色的铜锈。风一吹,铜铃发出清脆的响声,像是有人在轻轻呼唤这个名字,声音细细的,带着些怯生生的意味。

林野把铜铃摘下来,放在掌心。铃身不大,刚好能握在手里,表面被磨得有些光滑,显然是经常被人把玩。他抬头看向三楼的窗沿,阳光从窗口照进来,落在砖缝上,留下斑驳的光影,像是谁的身影,又像是谁没说完的话。

陈默顺着他的目光看过去,皱了皱眉:“这铜铃……好像是市一中的学生戴的?我之前去那边谈项目,见过学生挂类似的铃。”他顿了顿,又说,“听说去年市一中有个女生坠楼了,好像叫……林雅?不知道和这铜铃有没有关系。”

林野握紧铜铃,指尖传来冰凉的触感。他想起苏晓然消散前的笑容,想起陈景明攥了一辈子的半张照片,忽然觉得这枚铜铃,或许也是谁的执念,是某个没说完的故事。

回到图书馆时,已经是下午了。林野把铜铃挂在修复台的台灯旁,铃身擦得锃亮,刻着的“雅”字在灯光下格外清晰。他继续修复那本民国日记,竹刀划过宣纸的声音,混着铜铃偶尔发出的轻响,在安静的图书馆里回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