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我重新合上文件夹,推到桌角。

笔盖合上时,发出一声干脆的脆响。

这一声,像是宣布某种结束。

我靠回椅背,闭了闭眼睛。

再睁开,目光冷硬如刀。

李嘉敏。

许晓峰。

他们要的东西,注定拿不稳。

而属于我的,我会一分不剩地收回。

02

七个月前,我第一次见到李嘉敏。

那天是冬末,城市的夜风带着冷意。相亲饭局订在一家川菜馆,桌上摆着麻辣火锅。她穿一件驼色大衣,坐下时顺手解开扣子,露出里面白色的针织衫。她笑的时候眼角弯起,不是那种过分的甜,而是恰到好处的分寸感。

她递给我一碗茶,说:“你先尝尝,解解辣。”

我抬眼,她低垂着睫毛,动作自然。那一刻我心里微微一动。

饭局里她话不多,却知道在关键时刻接话。长辈们夸我事业稳定,她顺势补了一句:“稳重可靠,这才是能托付的。”长辈们笑,她抿了一口茶,像什么都没说过。

那顿饭后,我们留下了彼此的联系方式。

接下来一个月,见面的次数不算多,却总在合适的时机。她下班晚,我开车送她;她偶尔提起家里琐事,我会顺手帮她联系资源。她懂得感谢,发来长长的信息,字里行间是细心。

两个月后,她带我回了李家。李父热情,李母含蓄。席间她主动夹菜给我,笑着说:“东明不吃辣,清淡一点。”那一瞬间,长辈们对她刮目相看。

我们很快订婚。订婚宴上,她穿一袭淡蓝色礼服,手里捧着花。她看向我的眼神带着光,仿佛真心期盼未来。亲戚们举杯,我听见有人说:“东明有福气。”

我也以为自己遇见了对的人。

可裂缝从细节里冒头。

订婚后,她的手机常常在深夜震动。屏幕亮起的那一瞬间,我无意中看到一个名字:晓峰。

她迅速把手机扣下,语气淡淡:“同事。”

我没有追问,只是心里压了一道痕。

第三个月,我陪她去商场挑首饰。她试戴一条项链,照镜子时突然轻声说:“晓峰说过我戴珍珠好看。”她很快收回话题,假装没说过。

我笑了笑,没接话。

第五个月,她提出想让李家参与我正在推进的一个项目。理由是“婚后总要有交集,合作了才更紧密”。我没有拒绝,只是把最核心的部分压下,只给了李家边角的机会。她当时看着我,眼底闪过一丝不满,很快掩饰过去。

第六个月,李家举办聚会。酒过三巡,李父拍着我的肩说:“等你们登记了,这项目就能大展拳脚。”我举杯回应,眼神却落在李嘉敏身上。她正低头回消息,唇角带笑。

我心里那道痕,渐渐扩大。

最后一个月,我拿出一份订婚协议,里面写明婚后双方各自承担的义务和财务界限。她看完后有些迟疑,问我:“你是不是不信任我?”

我说:“这是对彼此的保障。”

她沉默片刻,还是签了字。可她下笔时手指轻颤,仿佛不情愿。

我当时没深想,只以为是她敏感。

直到今天,我看到他们的结婚证,才明白那些细节都是答案。

她从来没把我放在心上。她心里始终有一个许晓峰。

而我这七个月,不过是她的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