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你为什么找我?"瑾瑜低声问,声音里带着她自己都未察觉的期待和小心翼翼。

"因为你漂亮得像画里的人,眼睛里却写着'救命'。"小七的声音认真起来,褪去了之前的戏谑

就这样,两个世界的女孩开始了秘密的交集。

小七教会了瑾瑜如何避开保镖的视线。她像个小老师,认真地教瑾瑜辨认弄堂的岔路,如何利用人群和街角摆脱跟踪,那双总是带笑的眼睛在“授课”时会变得格外专注明亮。 每周二下午,瑾瑜以学琴为名外出,实际上去与小七相会。小七带她见识了真正的上海——不是宴舞笙歌的十里洋场,而是弄堂里滚铁环的孩子、街边热气腾腾的生煎铺、卖茉莉花串的老婆婆。瑾瑜第一次蹲在路边小凳上吃一碗飘着葱花的馄饨时,觉得那味道胜过任何宴席上的山珍海味。

最让瑾瑜惊奇的是小七的"手艺"。作为从小在胡同里长大的孤儿,小七靠着一双灵巧的手"借"富人的钱物度日,再把多余的分给更穷的孩子。她的动作快得几乎看不清,手指纤细却异常灵活,像蝴蝶穿花,只在目标身上停留一瞬。

"这是不对的。"瑾瑜第一次见到小七从洋人西装内袋"借"出皮夹时,忍不住说。她所受的教育让她下意识地做出了判断,尽管声音里并无多少谴责,更多的是担忧。

小七挑眉,将那个鼓囊囊的皮夹塞进怀里,动作自然得如同收起自己的东西:"他们少一顿西餐的钱,够胡同里五个孩子吃一个月饱饭。你说什么是'对'?"

瑾瑜答不上来。她生长在非黑即白的世界里,如今却看到了大片的灰色。这灰色让她困惑,也让她思考,那些她曾经深信不疑的规则,是否并非世界的全部真相。

3 情愫暗生

秋深时节,小七带瑾瑜到城隍庙吃酒酿圆子。庙宇飞檐下挂着一排红灯笼,香火缭绕,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热腾腾的甜碗端上来,瑾瑜小心尝了一口,眼睛顿时亮了:"真好吃!"那甜糯的滋味从舌尖一直暖到胃里,是她从未体验过的简单满足。

"大小姐没吃过路边摊吧?"小七得意地笑,很自然地伸出手,用指腹抹去瑾瑜嘴角的糯米粉,"瞧你,吃得到处都是。"

这个亲昵的动作让两人都愣住了。小七的手粗糙却温暖,触感久久留在瑾瑜颊边。瑾瑜的脸微微发热,心跳漏了一拍,那感觉陌生而悸动。

那日后,有些东西悄然变了。瑾瑜开始期待每周的相见,甚至梦见那双明亮狡黠的眼睛。而小七也不再只带她四处游玩,反而常静静听她说话——说她的苦闷,她的梦想,她渴望却不可得的人生。她们会坐在苏州河边的石阶上,看运货的驳船缓缓驶过,瑾瑜轻声诉说,小七就托着腮帮子认真听,偶尔插一两句话,却总能奇异地抚平她心中的褶皱。

"我想当老师,或者护士,总之是对别人有用的人。"瑾瑜说,"而不是装饰品。"她的声音里带着深深的无奈和向往。

"你已经对我有用了。"小七轻声说,目光落在河面闪烁的波光上,声音变得很柔,"你让我觉得...自己不只是街边的小偷。和你在一起的时候,我感觉自己...是干净的,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