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两点,滨城地质大学的实验室依然亮着灯。
陆小小揉了揉发酸的眼睛,将最后一份数据输入电脑。作为地质学博士生,她早已习惯了这种熬夜研究的日子。屏幕上,一组异常的地震波数据引起了她的注意。
“这不可能……”她喃喃自语,放大图像。
数据显示滨城地下存在着一个巨大的空洞系统,规模远超任何已知的地质构造。更奇怪的是,波型显示出某种规律性震动,完全不像是自然形成。
“还没回去?”陈教授推门而入,花白的头发有些凌乱,手里拿着一份文件。
“教授,您看这个。”陆小小指着屏幕,“滨城地下有一个巨大的溶洞系统,而且这些震动模式……”
陈教授凑近屏幕,眼神突然变得凝重:“你从哪得到的数据?”
“市地震局刚刚共享的,说是最近一些小震动的监测记录。”
教授沉默片刻,将手中的文件递给陆小小:“看看这个。”
文件已经泛黄,看上去有些年头了。封面印着“滨城地下空间勘探报告-1985,绝密”的字样。
“1985年?那时候就有过勘探?”陆小小惊讶地翻开文件。
里面是手写记录和黑白照片,记载着一支勘探队对滨城地下溶洞的探索。越往后翻,照片越模糊,记录也越来越混乱潦草。
最后一页只有一行大字:“它们醒了,封锁所有入口!”
“教授,这是?”
陈教授面色凝重:“35年前,我是那支勘探队里最年轻的队员。我们发现了那些溶洞,以及里面的...东西。只有三个人活着回来。”
“什么东西?”陆小小感到后背一阵发凉。
教授摇摇头,眼中闪过一丝恐惧:“有些事情不知道更安全。忘记你看到的这些数据,那不属于我们应该探索的领域。”
但教授的警告反而激起了陆小小的好奇心。等他离开后,她偷偷用手机拍下了文件中的地图和关键信息。
回到宿舍,陆小小辗转难眠。凌晨四点,她收到一条陌生号码的短信:
“你看到的数据不是地震,是心跳。停止调查,为了你好。——陈”
心跳?什么样的心跳能引起地震仪的反应?陆小小的科学研究精神被彻底激发了。
第二天,她开始暗中搜集资料,发现滨城历史上确实有多起失踪案与地下空间有关。最奇怪的是,过去二十年里,每逢农历初一十五,城市下水道都会传出奇怪的嗡鸣声,被市民称为“滨城的叹息”。
一周后,陆小小联系了四位各有专长的朋友。
“所以,你想组织一次探险?”李霖挑眉问道。作为户外探险博主,他有着丰富的洞穴探险经验,直播频道上有百万粉丝。
“陈教授警告过我,但那些数据显示下面的空间非同寻常,可能有重大科学发现。”陆小小展示着资料,“而且最近震动越来越频繁了。”
张晓摸着下巴:“非法进入地下溶洞?被抓住会丢工作的。”作为市排水管理处工程师,他比任何人都熟悉滨城的地下管道系统。
“所以才需要你呀,张工。”陆小小笑道,“你知道哪些检修入口最少有人去。”
“听起来挺刺激。”张长峰擦拭着相机镜头,“如果能拍到未知生物,我的纪录片就有重磅素材了。”身为野生动物摄影师,张长峰曾深入世界各地的荒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