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我愣了愣,这还每天换?

我展开纸看了看,跟昨天的内容一模一样,连墨水晕开的印子都没差。

我心里犯嘀咕,这师傅是不是有点太较真了?但也没多说,还是塞进了口袋。

接下来的几天,我天天坐这趟车,天天收到一张准则纸,内容全一样。

我渐渐习惯了,每次接过纸扫一眼,就塞进口袋,下车前也会顺手回头看一眼司机座——每次那师傅都在,没一次空过。

我跟同事老杨吐槽这事,老杨听了笑:“你别管他,估计是那司机年纪大了,记性不好,天天重复这一套。307路我以前也坐过,没这么多破规矩,安全得很。”

我想想也是,可能就是我想多了。

1 黑伞惊魂

直到第七天晚上,那趟车让我彻底明白,那准则纸上的字,不是玩笑,是真能要命的。

第七天晚上,我加班到快十一点,一路小跑冲进公交站,307路刚停下,车门“嗤”地一声打开,我赶紧钻了上去。

还是那个司机,深蓝色工装外套,背挺得笔直。

他递来准则纸的手顿了顿,我这才看清他的手背——皮肤皱得像老树皮,指关节泛着青白色,不像活人的手。我心里咯噔一下,接过纸匆匆塞进兜里,没敢多问,径直往车厢后面走。

刚走两步,我余光扫到最后一排双人座,脚步猛地停住了。

那上面正放着一把黑色雨伞。

伞面是哑光的黑布,伞骨是银色的,看着挺新,但伞沿往下滴着水,一滴接一滴落在地板上,晕出小小的湿痕。

可今天晚上没下雨啊,我从公司跑过来,头发都没湿,这伞上的水哪来的?

我想起准则第一条“别碰,假装没看见”,赶紧移开视线,找了个靠前的靠窗单人座坐下,后背已经有点发僵。

我掏出手机,下意识想把亮度调到50%以上,手指在屏幕上戳了半天,才反应过来自己是被那把伞吓着了——白天还跟老杨说准则是瞎扯,现在却慌得像个傻子。

车开了,窗外还是黑漆漆的,只有车灯照出的两道光柱里,飘着细碎的灰尘。

车厢里静得可怕,除了发动机的嗡嗡声,就只有我自己的心跳声,“咚咚”地撞着胸口。我忍不住又往后瞥了一眼,那把黑雨伞还在,水还在滴,地板上的湿痕已经扩大了一圈,像个深色的印记。

“别多想,别多想,”我小声嘀咕,点开短视频APP,把声音开到最大,想盖过这该死的安静。可眼睛盯着屏幕,脑子里全是那把伞——它是谁放的?为什么会有水?司机看见没?

车走了两站,突然,我听见一阵哭声。

不是手机里的声音,是从窗外传来的,细溜溜的,像个小孩在哭,还带着点委屈的调子:“妈妈……我要妈妈……”

我心里一紧,手指瞬间停住。这声音太近了,近得像贴在车窗上,仿佛只要我开窗,就能看见那个哭的小孩。

我下意识地抬起手,想去推车窗,指尖都快碰到玻璃了,突然想起准则第二条——“别开窗,也别往外看,手机亮度调到50%以上”。

我猛地把手缩回来,心脏狂跳,赶紧去调手机亮度。屏幕亮度条从30%往上拉,调到50%的时候,我手都在抖。调好后,我死死盯着手机屏幕,短视频里的笑声明明很热闹,我却觉得比哭声还刺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