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那以后,袁世凯三天两头往布庄跑,有时买布,有时干脆就坐在布庄里跟张氏聊天。张氏知道他是袁家的少爷,说话也放得开,跟他说项城的街坊趣事,说自己以前跟丈夫去开封府的见闻,听得袁世凯心里痒痒的。没两个月,两人就勾搭上了。
袁世凯偷偷在城外租了间小院,院墙围着圈竹篱笆,院里种了棵石榴树。他给张氏买了新衣裳、新首饰,每次去小院,都让丫鬟提前把银子和点心送过去。张氏会给他做河南烩面,面里卧两个荷包蛋,再撒把葱花,吃得袁世凯浑身暖。有次他在小院里待到半夜,回府时被于氏的陪嫁丫鬟春杏撞见了——春杏是于家带来的,对於氏忠心,第二天一早就把这事告诉了于氏。
于氏坐在床沿上,手里捏着帕子,眼泪掉在帕子上,湿了一大片,却没敢跟袁世凯闹。她知道自己在袁家没底气,要是闹起来,袁世凯说不定会更厌弃她。后来还是春杏劝她:“少奶奶,您就当不知道吧,只要老爷还认您这个正房,还疼少爷,别的事别往心里去。”于氏点点头,此后见了袁世凯,依旧是那副温顺模样,只是夜里常独自抹泪。
直到光绪八年,袁世凯投到淮军将领吴长庆麾下,要去朝鲜任职,才断了这段外室关系。他临走前去了趟小院,给了张氏两百两银子,说:“我这一去不知多久能回来,你拿着银子,找个好人家嫁了吧,别等我了。”张氏哭着把他送出门,袁世凯没回头,心里却也有些不是滋味——只是这点滋味,很快就被去朝鲜的新鲜劲盖过了。
朝鲜汉城的夜晚比项城热闹多了,酒肆里挂着红灯笼,常有穿韩服的女子弹伽倻琴,琴声又软又细,听得人心里发酥。光绪八年秋天,吴长庆在府里设宴,请来几个朝鲜官员作陪,席间有个叫金氏的姑娘,是汉城府尹的远房侄女,穿着粉色短襦,裙摆上绣着木槿花,走路时裙摆飘起来,像朵开得正艳的花。
金氏给众人斟酒时,手腕上的银钏叮当作响,走到袁世凯身边时,他故意碰了碰她的手,只觉得那手又软又凉。金氏脸一红,低下头,却没躲开。散席后,袁世凯拉着吴长庆的幕僚周馥说:“周兄,刚才那个金姑娘,你认识吗?我瞧着这姑娘不错。”
周馥知道袁世凯的心思,第二天一早就去了府尹府。彼时朝鲜是清朝属国,府尹哪敢得罪清军将领,忙说:“袁大人要是瞧得上金氏,是她的福气,我这就把她送过去。”没几天,府尹就亲自送金氏上门,还带了两个陪嫁丫鬟,一个叫李氏,一个叫吴氏。
李氏生得眉清目秀,眼神灵动,说话时嘴角总带着笑;吴氏则是个老实性子,手脚勤快,见了人就低头问好。袁世凯见了这两个丫鬟,心里又动了念头——反正多两个也不多,干脆一并收了房。他把金氏封为二姨太,李氏为三姨太,吴氏为四姨太,还特意给她们各自收拾了院子,金氏住东院,李氏住南院,吴氏住西院。
新婚夜里,金氏坐在床沿上,抱着枕头哭,就是不肯和袁世凯圆房。她原本以为自己是要嫁作正妻的,没想到不仅是姨太,还要跟两个丫鬟平起平坐。袁世凯坐在她身边,摸出块玉佩塞给她:“在这儿,我就是天,跟着我,少不了你荣华富贵。别跟那两个丫鬟置气,她们不过是伺候人的,你才是正经的姨太。”金氏捏着玉佩,眼泪还是止不住,却也没敢再说什么,袁世凯这才吹灭蜡烛,春宵一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