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次,那个爱拔头发的文艺委员在升旗仪式上突然情绪崩溃,当着全校师生的面,一边尖叫一边撕扯自己的头发,最后被几个老师强行带离了现场。人群中发出一阵不大不小的骚动,但很快又恢复了秩序。旗帜照常升起,国歌依旧嘹亮。对大多数人来说,这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插曲,很快就会被淹没在海量的习题和考试中。
但那天午休,我看到许念去了学校的心理咨询室。她并没有进去,只是站在门口,从门上的玻璃窗向里张望。几分钟后,她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小的证物袋——那种警察用来取证的透明塑料袋——然后蹲下身,从咨询室门口的地毯上,小心翼翼地捡起了几根长头发,放了进去。
那一刻,我感觉自己的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攥紧了。
她和我,是同一种人。
不,或许她比我更加……彻底。我只是一个旁观者和记录者,而她,似乎是一个收藏家。她在收集那些「崩坏」的碎片。
3. 标本集之谜
我和她的第一次正式接触,源于一场意外。
那天晚自习,轮到我做值日。下课后,等所有人都走光了,我开始打扫教室。当我走到最后一排许念的座位时,我发现她的那本黑色硬壳书遗落在了桌洞里。
机会。
我的大脑里只闪过这一个词。肾上腺素开始分泌,心跳不受控制地加速。我环顾四周,空无一人的教室安静得像一座坟墓,只有窗外风吹过香樟树叶的沙沙声。
我伸出手,指尖因为紧张而有些冰凉。那本书比想象中要重,封面是某种粗糙的布面材质,手感很特别。我犹豫了几秒钟,最终还是被那股强烈的好奇心所驱使,翻开了它。
书的第一页,用一种非常漂亮的、带着一点哥特风格的字体,写着一句话:
「献给所有掉落在地上的星星。」
我的呼吸停滞了一瞬。
再往后翻,里面的内容让我头皮发麻。
这根本不是一本书,而是一本剪贴簿。或者说,是一本……标本集。
每一页都属于一个「坏掉的」学生。左边贴着那个学生的一寸证件照——我不知道她是从哪里搞到的,可能是从废弃的学籍档案里——照片下面是那个人的基本信息:姓名、班级、曾经获得的荣誉。
右边,则是她收集的「标本」。
属于那个用圆规刻手臂的男生的那一页,右边贴着一张高倍相机拍摄的、他手臂上伤痕的特写照片。照片拍得非常清晰,甚至能看到皮肤下微微渗出的血珠。照片下面,还用透明胶带粘着一小块从他的校服袖口上剪下来的布料,上面浸染了一点暗红色的血迹。
属于那个拔头发的女生的那一页,右边则贴着我那天看到她捡起来的那几根长发,被细心地排列成扇形。旁边还有一张她情绪崩溃时的大笑照片,应该是用长焦镜头偷拍的,画面有些模糊,却充满了惊心动魄的张力。
一页又一页。
跳楼自杀的学长,他的那一页贴着一片从他坠落地点捡来的、碎裂的眼镜镜片。
因为抑郁症而休学的优等生,她的那一页贴着一张被揉成一团又展开的、写满了「我不行」的草稿纸。
……
这本笔记里记录的人,比我那本《人类观察日志》里的要多得多。而且,我的记录是冰冷的文字和符号,而她的,却充满了实体和温度。她在用一种近乎虔诚的方式,为这些「崩坏」的灵魂,建立一座座小小的坟墓。